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国内 > 正文

小吕说农村 浦东某镇招60名应届大学生“村官” 7年仅流失2人

导语:201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村官”“三支一扶”的岗位近日正在公示,引起了不少大学生的关注。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人才困境。然而,据大学生“村官”调查,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流失率高达70%。记者在上海部分郊县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大学生“思想活跃”“不踏实

201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村官”“三支一扶”的岗位近日正在公示,引起了不少大学生的关注。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人才困境。然而,据大学生“村官”调查,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流失率高达70%。记者在上海部分郊县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大学生“思想活跃”“不踏实”“找跳板”“不懂三农”,无法在基层扎根。然而,在浦东老港镇工作的大学生似乎是个例外。自2006年第一批“三支一扶”大学生报到以来,7年来老港的应届毕业生约有60人,至今只有2人走失。他们有的来了就不肯走,有的走了就回来,因为有“一个有希望的温暖的地方”。

我刚到这个国家时有一个空白

为了改变“有知识的人出农村,有头脑的人跳出农村,有体力的人跳出农村”造成的“三农”人才短缺,上海从2006年开始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工作,包括三类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以及区镇两级有志青年项目。前两类中,相当一部分是新上海人,而有志青年则是来自各区县乡村的本地大学生。

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从城市来到乡村,一开始总会有差距,这不仅体现在他们自身的心理上,也体现在村民对大学生的态度上。

2006年来到老港的前三名大学生之一的小松,对这两个差距有着深刻的认识。虽然小宋来自山东农村,但他在城里的一所大学学习了四年。他来老港镇报到那天,突然迷路了。小松还记得,车辆一路向东,道路越来越窄,建筑越来越短,城市的印记越来越少,城市的霓虹被青蛙和稻田取代。第一个周末,他在村子里散步。老农看到t恤上写着“三支一扶”的字样,热情地打招呼“你是城里来的大学生吗?”然而,由于一个不会说普通话,一个不会说南汇话,小宋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与年迈的村民交流。一位老人来到村委会询问青苗补贴的情况。当他看到办公室里只有小宋时,他转身离开了。有时候回城里和老同学聚一聚,明显感觉聊天不在一个频道上,同龄人聊美食时尚,整天处理河道疏浚和青苗补贴,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他家乡的父母劝他留在老港口,也回老家。

建立了“保留”机制

为了帮助这些80后大学生扎根,老港镇建立了一套培养青年后备人才的机制。

首先安排他们和镇里的后备干部一起参加培训,去各部门轮岗,安排镇队领导担任他们的“梦想导师”,帮助他们快速进入角色。

同时,考虑到年轻人特别是新上海人买房成家的压力,老港镇在服务满三年后,实行“让座、腾座、加座”,提拔有能力的年轻人到村居委会、镇挂靠单位担任要职,为他们创造了发展空,事业前景和收入曲线双双上升。

与老港口共同成长

镇媒体办公室的小杨是老港人。在镇上工作几年后,他被浦东的一家事业单位录取了。但是在她离开老港口一年后,她回来了。谈到原因,她说:“那个单位的工作很悠闲,但氛围不如老港。”团委书记吕霄说,一名女大学生三考一扶来到老港,男朋友在其他郊县。在镇领导的关心下,他也来到了老港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现在他们结婚了,可以安心做老香港人了。刚开始不适应农村生活的小宋,渐渐变了。现在他更喜欢在假期呆在老港口,和村民们混在一起。他不仅能听会说南汇方言,还能娶老港姑娘,在老港“挖坑深深扎根”。

  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一批批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有志青年在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老港,与老港共同成长。小宋说:“来到老港七年,不仅没有七年之痒,反而更加证明了当初选择的正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guonei/82989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平安夜苹果怎么包装 平安夜前苹果穿上“马甲” 两个果加精美包装卖88元 下一篇: 适合中学生看的电影 10部适合中学生看的电影 您和孩子看过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