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民生 > 正文

林来梵 林来梵:当前文科的许多研究领域 充斥着大话、套话、空话和假话

导语:林来梵,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3月生,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在日本留学近8年,先后就读于大阪外国语大学、立命馆大学,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和浙江大学法学院。2009年9月至今,任

林来梵,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3月生,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在日本留学近8年,先后就读于大阪外国语大学、立命馆大学,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和浙江大学法学院。2009年9月至今,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至今已出版个人专著2部,学术论文集1部,学术论文数十篇。作者:《中国的主权、代表权与选举》,黄杨自习室,1996年版;《从宪法规范到规范性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剩余思想》,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等。主要研究领域:宪法学。

目前,学风受到广泛关注。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以“从文风看学风”为题采访了我,于是就有了这篇稿子。因为报告中只使用了一部分,所以把整篇稿子挂在这里被认为是“废物利用”。

1.你认为目前学术界文科论文的写作形式存在哪些问题?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写作风格?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请举例说明?

林:关于中国艺术领域的叙事形式,在中国学术界,不同的学者可能会看到不同的问题。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一句话中独断专行盛行,根本原因是相当多的学者没有正确理解和处理价值判断。

什么是“任意性”?这确实有点复杂。为了表达廉价,我们在这里借用了“主义”的概念。我们说,文科几乎所有的学科,包括传统的文学、历史、哲学,以及现在比较活跃甚至被称为“显学”的“政经法”,在研究过程中必然涉及价值判断,这是它们的共性,也是它们区别于理工科各个学科的主要特征。相应地,如何理解这一领域的价值判断,以及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价值判断,就成为文科各学科的一个重大方法论问题。

但纵观我国目前的学术界,这方面存在混乱,主要表现在很多学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文科各学科的研究都必须有价值判断,因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也许有些人意识到了,但他们不承认。但这些学者总是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学术观点,盲目信服或单纯标榜自己的观点是科学的,甚至压制他人的不同观点,但论证不充分,即不重视承担相应的必要论证义务。这种情况在中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可以说古代汉语学习大致相同,但在今天仍然非常流行。这体现在文笔上,往往就像是在提出自己的个人观点时,宣布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律或真理。“我认为因此我是对的”和“不经讨论就解决了”的语气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是不容置疑的,没有留下进一步讨论的余地。这就是我所说的任意性。此外,也有人意识到文科学习必须有价值判断,即意识到主体性,但认为没有办法解决。所以他们干脆把这种主观性放了,如果体现在文风上,就是肆意,但实际上可能是信口开河,经不起推敲。这也是一种任意性。

2.如何看待文科写作虚假空缺乏实质性内容的问题?

林:很多文科的研究领域可能会经过政治、治理、意义、理解、形式、状态这样的主题。前述任意性一旦与政治、治理、意义、认识、形式、状态的正统独特表达相结合,就可能出现“假大空”的文章,充斥着大话和陈词滥调,而且任意性也最适合与政治、治理、意义、知识、形式、状态的正统表达相结合,因为其自身的论证义务意识相对较弱。一旦与政治、治理、权力相结合,则认为其论证义务的负担可相应进一步减轻或免除。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minsheng/77962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最后一课ppt 济南高三生"最后一课":老师制作PPT回顾三年相... 下一篇: 南泥湾精神 专稿|“南泥湾精神”的新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