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娱乐 > 正文

地质学家 地震地质学家马杏垣诞辰一百周年

导语:马星宇院士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今年是着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马杏垣院士诞辰100周年。为缅怀先生科学爱国、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崇高精神,地大主办的《地球科学》杂志精心策划和组织,并于2019年第5期出版了纪念马

马星宇院士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今年是着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马杏垣院士诞辰100周年。为缅怀先生科学爱国、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崇高精神,地大主办的《地球科学》杂志精心策划和组织,并于2019年第5期出版了纪念马杏垣院士诞辰100周年专辑。

纪念马兴元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专辑开篇介绍了马杏垣院士的生平简介以及学术贡献,回顾了马杏垣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一生,以及他主编的《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和领导完成的全球地学断面计划对国际岩石圈结构演化和动力学所作的卓越贡献。

研究生、马兴元院士校友同志写《纪念先生》一文,说:“我用这篇文章纪念我的老师先生,表达我对马先生和原北京地质学院全体教师的感情。.....嵩山是我的老师,我是嵩山的朋友!山是我的老师,我是山的朋友。这是马兴元一生的写照。”。

同时刊出了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一批国内构造领域知名学者的文章。

李廷栋院士的《关于海洋板块地质发展的思考》一文提出,要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和地质方法,系统研究造山带俯冲增生杂岩带、蛇绿岩带等海洋岩石圈板块的地质形成和构造结构,揭示海洋盆地向大陆转化的原始弧性质、前弧火成岩组合和海陆转化过程,为海洋板块地质的建立和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许志琴院士撰写的《片麻岩穹窿与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规律探讨》,揭示片麻岩穹窿的形成经历了从垂直上升的地壳流导致的岩浆上涌的挤压收缩到岩体侵位的顶部伸展机制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富含锂-铯-钽型型伟晶岩的生成和锂族元素的富集。

张国威院士的《关于大陆结构研究的一些思考和讨论》指出了板块结构理论在解释大陆结构方面的不足。通过长期的大陆构造研究实践和国内外大陆造山带的6个实例,提出深化板块构造理论,探索和创建大陆构造理论体系。

任纪舜院士撰写的《秦岭造山带是印支碰撞造山带吗?》,指出秦岭的印支造山作用,并不是洋盆消失后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而是海盆消失后的中朝与扬子2个小陆块间逆冲-叠覆造山作用;认为上地壳这一从低压到高压再到超高压的构造系统,是印支造山期间,南秦岭-大别山的上地壳以下地壳顶部为主剪切滑动面,多层次剪切作用造成的。

莫宣学院士撰写的《岩浆与地球深部过程》一书,简述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和指导意义。指出岩浆作用本质上是地球各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岩浆是地球各层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通过大量研究实例,着重讨论了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杨树锋院士撰写的《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晚期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盆山过程》,通过下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到志留纪沉积序列的沉积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揭示沉积盆地的性质及其时空演化过程,探讨沉积盆地发育与造山带隆升剥蚀之间的关系。

专辑中还发表了、万天峰、索、潘桂堂、李顺贤、邢继山、舒、、许、徐锡伟、肖文娇、王、教授等专家学者的学术文章。

《地学》主编赖旭龙教授邀请金振民院士、严丹平教授担任特邀编辑,征集稿件。他们在组稿、审稿、编辑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得到了许多构造地质学专家的支持和帮助。2019年5月24日,该专辑在纪念马兴元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发布,受到代表和嘉宾的一致好评。

温家宝同志亲笔

纪念马杏垣先生

温家宝

今年是马杏垣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以这篇文章,纪念我的老师马杏垣先生,以表达我对马先生以及原北京地质学院所有老师的感念。

1960年秋天,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开始了五年的大学生活。当时的院长是高元贵,他和何长工、刘一样,都有革命经验,懂得教育的领导。马兴元先生是副总统。他与袁复礼、冯景兰、张锡起、、尹赞勋、袁建起、杨遵义、、、秦新玲、迟继尚、齐光驰、、郝宜春、高平、潘忠祥、、薛、、苏良河等,使北京地质学院的教学工作自建院以来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使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培养了赵彭达、翟雨生、尹鸿福等一批优秀人才,为学院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那是一次开学典礼,在台上讲话的高元贵与坐在台下的马杏垣先生的亲切对话,让我开始认识了他。在我的印象中,他是那么朴素。高大的身材,总是穿着一身兰布中山装。

大学五年,去周口店教学实习,1963年夏天去秦岭生产实习。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实践学习,这既是这所学校的特色,也是学校的校风。马兴元先生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先驱和实践者。

1954年3月,学院成立地质教学实习委员会,同年建立周口店实习站。马杏垣、池际尚带领学院第一批师生到周口店实习,共同对房山侵入岩体相带划分和原生构造提出了新见解。马杏垣最早命名了“164背斜”、“太平山向斜”,池际尚确认了燕山期房山花岗岩体边缘相、中央相以及羊屎沟的接触变质带——红柱石石榴石角岩。1955年,马杏垣任周口店实习站总领队,确立了周口店野外构造地质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训练方法。1956年,高平任周口店实习站领队,基本厘定了周口店地区地层系统和构造轮廓,填绘周口店第一幅教学用图,这份地质图一直沿用至今。从此,周口店实习基地就成为培养地质工作者的摇篮。

马兴元先生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当时,区域地质教研室的一批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骨干。他们承担着教学和指导实践的任务,与马兴元先生一起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们是一群热爱地质、努力学习、不怕苦、乐于奉献的人。他们都非常热爱马兴元先生,紧紧跟随他,向他学习知识和方法,尤其是地质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马兴元先生的影子经常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他们常年与学生交往,成为他们的导师。老师有吴、刘、傅兆仁、余丕秀、尤振东、谭颖佳、杨、索、郭、朱志成等。带我们练习了很多次,师生之间的和谐感情即使过了很多年也很难忘记。

1964年夏,大学四年级时到嵩山做毕业实习,课题是《1/5万口子镇幅地质测量与找矿》,论文是《嵩山震旦系地层》。从那次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中,我懂得了先生多年研究提出的嵩山重力滑动构造。

早在1957-1959年,马兴元先生就带领师生系统研究了河南嵩山和秦岭地区的地质构造,发表了《河南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与对比》、《秦岭轴北侧震旦系》、《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基本问题》等论文,探索了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大地构造的发展格局,引起了地质学界的关注。我们毕业实习的题目是马兴元对松山地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杏垣先生重视实践、勇于开拓、不断创新。“马杏垣十上嵩山”成为地质学界广为流传的佳话。他坚持在嵩山20余年的野外实践和室内综合分析研究,写出的《嵩山构造变形》专着,受到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我于1965年夏天大学毕业。虽然我向组织提了很多要求,但还是被要求去西藏工作,写了两次血书和记录。然后,经过仔细研究,学校推荐我带马兴元先生读研究生。1965年9月,我开始在北京地质学院读研究生。

入学后,我和同学商锡均一起到马先生家拜访过他。商锡均是学院学生会主席。我们俩是同年级、同专业但不同班的同学。那一年马先生只收我们俩人作研究生。马先生住在教师宿舍的一套单元房,房间不大,但很整洁。那天谈的不多。他告诉我们先按学校安排,参加“四清”运动,然后到白银厂劳动实习,研究生课题回来再说,辅导由区域地质教研室协助。不久,他出访非洲,我们还到家里为他送行。他穿着西装,拿着礼帽,笑着对我们说,要“粉墨登场”了。当时,我对先生非常崇敬,也憧憬着未来能从老师那里学到许多知识。然而,我万万想不到这是在当研究生期间仅同先生的两次接触。两年多的研究生学习生活被一系列政治运动冲掉了。

有一天当老师永远不会被忘记。我离开了学校,走向了社会,但我总是想念和关注我的老师。

我在学校学的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主要是研究我国地槽、地台等大地构造单元和基本构造现象。我在甘肃地质局区测二队从事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及找矿时,在构造上主要运用地质力学。我较早注意到在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组织的青藏高原科考中,已有地质学家使用板块构造原理来解释青藏高原的地质现象,开始认真学习、密切跟踪地质构造的最新理论。

但是,我记得马兴元先生的名言和实践,研究地质构造一定要注重脚踏实地地研究构造现象和组合规律。在一些典型地区开展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而开阔视野。王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毕生致力于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和深部地球构造的研究,“探寻古代世界的奥秘,看元代的真谛”成为他孜孜不倦的追求。同时他追求真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动荡的十年里,他排除了各种干扰,一方面认真吸收了欧美澳构造地质学家在构造分析方面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为李四光整理遗存的同时,他认真把握地质力学的本质,结合继承的比较构造地质学、地质力学和现代构造分析理论与方法,逐步形成了分析构造研究的原则和系统方法。

1978年我在野外考察中获悉马先生调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任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深知他在危难中挑了副重担。马杏垣先生发现中国地震活动与第四纪以来的盆地构造有着密切的时空联系和特征,把开展对大陆的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与地震关系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倡导在变质岩构造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对“多震层”、深蚀断层带和“古震源实体”构造的深入研究,开辟了地震成因研究的新途径。80年代初期,我读到了他《重力与构造》、《华北新生代地堑系》、《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等专着和论文。他以地壳垂直运动,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层次的水平扩张和横向位移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具体的裂陷和伸展构造实例,深入讨论分析不同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发育历史、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读后深感他为我国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预测预报、防震减灾工作所付出的心血。

马兴元先生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和重庆南开中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当时很多南开中学毕业生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去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很多人报考了地质,转行学地质,像黄土专家刘东生。南开中学为有如此优秀的校友而自豪。我也是天津南开中学毕业的。我的前辈和校友马先生和刘先生一直是我的榜样。虽然我的工作变化很大,但我总是为我的丈夫是我的研究生导师而自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和老公在一些会议和活动上见过几次面,每次都聊得很开心,留下了几张珍贵的照片。在此期间,为配合“80年代国际岩石圈计划”,作为国际岩石圈规划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王先生主持编写了《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并组织开展了《全球地学大断面编辑与综合研究》工作。这两项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得到了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高度评价。

2000年6月我访问英国,6月23日到爱丁堡。6月25日上午安排参观,我专门提出要到爱丁堡大学。没有人知道我参观这所大学的原因。只有我的心默念着,我的导师马杏垣曾在这所大学留过学。马先生1942年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他考取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出国留学,于1946年1月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1948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

翻看马先生的论文和专著,优美规范的小品,可以看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黄永玉先生告诉我,他和马先生见过面,多次交流绘画艺术和地质素描的关系。他从马先生那里了解到,画山水画要懂得一些地质知识。比如对于不同岩性的地层和岩体,由于地貌特征不同,画山水画要有不同的笔触;地质素描也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期间,马先生以“马蹄”为笔名创作了一幅代表八路军战士的木刻作品,发表在中共主办的《新华日报》上。这不仅表现了他鲜明的爱恨情仇,也说明他年轻时就有很好的艺术基础。学地质的一定要学点文艺,在这方面,马兴元先生和其他老地质学家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001年1月22日马杏垣先生在北京去世,那天漫天飞雪。在老师病重期间,我曾到医院看望。2月5日在八宝山公墓为老师送别。老师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学识和品格,一直留在我心里。

2004年,他写了《分析构造学》这本书,这是老师的杰作。

翻开首页群山原野的照片上,有着老师笔锋雄浑、潇洒、有力的题词:

嵩山是我的老师,我是嵩山的朋友!

群山是我师,我是群山友。

这是马兴元一生的写照。

完稿于2019年4月3日

马兴元院士简介及学术贡献

马兴元,男,汉族,1919年5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1年1月22日去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留校任教。1948年,他在英国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是第五、第六和第七届CPPCC全国委员会的成员。1980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区域地质教研室主任、副院长。1978年从地质研究所调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质研究所所长。马兴元是国内外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地震风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著名期刊《结构地质学杂志》、《大地构造学》、《构造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等国际知名期刊编委。

马杏垣院士,祖籍河北乐亭县。从少年时代起,他的求学道路,就像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样,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刚刚小学毕业的少年马杏垣,就不得不流亡关内,先后就读于河北昌黎汇文中学和天津南开中学。所目睹的祖国的危亡、民族的灾难和政府的腐败,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在1935年“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他参加南下请愿团,与大家一起卧轨拦截火车,后辗转抵南京,抗议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辍学随一批革命青年和进步人士离开天津,途经烟台,辗转到了重庆。作为抗日大后方的重庆,革命进步力量对他也有较大的影响。当时马杏垣在思想上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长期流亡生活使他爱憎分明,思想更加成熟。他以“马蹄”为笔名在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一幅表现八路军战士的木刻画。1938年5月他加入了当时由周恩来领导的中共南方局地下党组织,并在八路军办事处接受培训。

马兴元1938年高中毕业,为了实现“马蹄踏遍祖国山河”的美好理想,他选择了一个实用专业报国。今年秋天,他考取了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走上了一生从事地质科学的道路。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受孙云铸、袁复礼、冯景兰、王恒升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影响,形成了注重实践、一丝不苟的优良学风。大学毕业后,他被留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助教。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获得了英国文化委员会的留学奖学金。1946年1月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当代著名地质学家阿瑟·霍姆斯教授。1948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论文。当他得知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全中国时,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虽然他在国外有着良好的研究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但祖国的希望、党的号召和自己的追求让他告别了英国,阔别三年回到了祖国,申请成为北京大学地质系副教授。

从1948年底起的近30年里,马杏垣院士一直从事地质教育。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副教务长和副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矿产资源勘查,急需大量人才,当时中央地质部把创办地质学院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马杏垣教授与自己的师长和学友一道,带领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 院在校学生,夜以继日地投入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工作。他组织年轻教员和学生到全国各地去 采集教学标本,亲自讲授普通地质、构造地质课程,并到周口店建立教学实习基地。随着北京地质学院的日益发展,虽然他身任领导职务,却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培育新一代的构造地质学人才而辛勤地耕耘着,亲自开设《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课,主编了《构造地质学基础教程》。他教导学生们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构造地质学家,首先必须掌握辩证唯物的构造观和方法论,这样才能驾驭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的构造现象,才能在研究中国地质时防止出现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他不仅创立了一系列的优秀教学思想,强调野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第一 课堂,而且身体力行,在北京西山建设天然实验室。他亲自组织过多次不同比例尺、以不同地质内容为重点的地质填图和调查,支持和鼓励他身边的一些青年教员,长期坚持西山的研究工作。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构造地质研究人才。

马兴元院士作为原北京地质学院的主要领导成员,更关心的是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办学之路。他常常在想,为什么在抗战时期图书、资料、仪器匮乏的情况下,西南联大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原因有很多。除了浓厚的民族精神、民主科学的氛围之外,主要原因是有一支学识渊博、注重实践的教师队伍,以及他们所带出的优良学风。他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始终重视实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全校师生到国家建设急需、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区开展生产实践。他亲自亲临一线,发起并主持了五台山、秦岭、大别山、嵩山等区域地质填图找矿工作。他开拓创新,不断进取。除了总结区域找矿经验外,他还主持编写了《中国区域地质》教材,编制了1:400万中国构造图,使北京地质学院成为当时中国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地质学家和高级人才。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地质学院迁出京城,在湖北省武汉市重建武汉地质学院。粉碎“四人帮”后,他与有关老领导和老专家一道,向中央领导反映意见并得到有关领导的支持,利用原北京地质学院校舍、设备和在京师资创办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他被聘为兼职教授,继续担任地质构造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数十年来,马杏垣院士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一生,为培养新一代地质学家作出贡献,用注重实践的优良学风,影响和教育了一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亲手培养的研究生有的现在已是研究所所长、教授、地学部门的高级研究人员。他调入国 家地震局后,深知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研究生的担子。20年来他培养了十余名博士、数十名硕士。他不顾年迈,带领学生们去过燕山、阴山、秦岭、阿尔金山,考察甘孜地震、海原地震、鲜水河断裂带、红河断裂带、汾渭地堑、柴达木盆地、雁北高原、内蒙古高原及东南沿海地震带。几乎全国有名的地震构造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每到 一个地方,除了具体指导研究生外,都要向当地的同行们传递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国际最新学术信息。由于长期的奔波和繁重的工作,他的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导致了心房纤颤,使他数度住院。即使在医院里他也不忘工作,指导他们的研究工作。他的严谨学风,广博的学识,注重实践的求实精神,为他的学生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马兴元院士对前寒武纪古地壳和变质岩区结构的研究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丰富。研究前寒武纪古变质岩的结构,不仅是满足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要求的地学基础,也是认识岩石圈结构、探索地球早期历史和起源的关键。在过去的50年里,他从未停止从他在英格兰苏格兰北部的博士论文中收集数据。“求古之奥秘,见元之真谛”成为他孜孜不倦、执着的追求。他带领科研团队,从五台山出发,继续从嵩山出发,东至胶辽,西至太华,北至冀蒙,南至康滇。中国大多数前寒武纪变质岩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尤其是那段动荡的岁月,我还是下定决心要去嵩山22年。1981年发表专著及相关论文《嵩山的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分析》,受到地质界好评,被誉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典范,获地矿部第一批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现场会议”召开,国际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学会专门组织中外专家考察嵩山。中国高级地质学家黄院士高度评价了教授在嵩山的科研成果。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建设委员会主席兹瓦特教授对此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中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变质岩石学与变形构造相结合的新思路,认为前寒武纪地质产物是深部流动构造热事件的结果,并用“喷发台”、“喷发槽”、“原地台”和“原地槽”的概念生动地描述了中国东部不同前寒武纪构造单元的性质和演化。这一成果在1978年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

马杏垣院士在中国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和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他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生涯中,早期受施蒂勒“比较构造学”影响,他注意到传统的比较构造方法有很大局限性,提倡应用辩证法,才能对构造现象的内在矛盾运动作出科学的解析。为了探索和建立构造地质学新体系,他十分关注并致力于构造方法学的研究。通过对早期苏格兰地质学家创立的几何分析,到以后的以 Ramsay为代表的应变分析、以 Hansen为代表的应变相分析,以及 Hobbs、Davis等对构造地质学的论述的综合比较分析,他以敏锐的洞察力从中吸取精华,结合中国构造实际,创建了构造解析学的新方法,并以《嵩山构造变形》《变质岩构造工作方法》《解析构造学刍议》等专着系统地论述了构造置换、构造叠加和构造序列等一系列重要的地质概念。他指出:“提出解析构造学是为了探索地质构造教学的一种新体系。”他倡导需要在高度活动的动力地球构造观的指引下,用新的构造方法学,去进行新一代的构造地质实践。他系统地提出构造尺度、构造层次、构造变形场、岩性介质、构造组合、构造叠加与置换、构造转化与再造、构造序列等解析构造的八项基本原则,把构造解析做到分解与综合的统一, 把地球构造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并与李四光先生有关构造体系的思想结合起来。

1978年,马兴元从武汉地质研究所调任国家地震局,历任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地质评论》、《地震地质学》等杂志副主编。马兴元院士发现第四纪以来中国地震活动与盆地构造有着密切的时间空联系,并以大陆裂谷和伸展构造与地震关系的研究为主要方向,积极倡导在变质岩构造和岩石学基础上深入研究“多地震层”、深侵蚀断裂带和“古震源实体”构造,为研究地震成因开辟了新途径。在担任国际岩石圈规划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地质科学联合委员会构造委员会委员、喜马拉雅岩石圈规划委员会主席期间,积极推动和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突出贡献。为配合“20世纪80年代国际岩石圈计划”,他牵头组织国内31个科研教学单位近200名科学家,绘制了中国及邻近海域1:400万系列岩石圈动力学图。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该图集是我国目前第一部为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编制的大型区域综合图集,具有较大的国际反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重要的科学价值”。该成果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图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国际岩石圈规划委员会列为经典出版物,被美国国家科学院图书馆收藏,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岩石圈计划的贡献。为适应20世纪80年代国际岩石圈计划全球地学大版块编辑与综合研究项目的需要,他担任《国家地震局地学大版块编辑与综合研究》主编,完成了地震局系统6个版块的编辑与研究,获得国际地学版块委员会批准,获得统一国际编号。国际地球科学著名科学家对马兴元院士的这两项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主席k . Voges 1989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说,“马兴元教授主编的《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为国际岩石圈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其他国家编制此类地图树立了榜样,为所有研究岩石圈动力学的科学家提供了实用的参考资料”。国际地球科学样带规划委员会两位主席芒格和格特兹对马兴元院士编辑的6条全长8000多公里的地球科学样带给予了高度评价:“以马兴元教授为首的中国科学家为全球地球科学样带规划做出了最杰出的成就。你们的横断面显示了很高的科学水平,并为岩石圈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的轮廓。世界各地的GGT工作组将从您出色的工作和经验中受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yule/780273.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玉林党建网 党建如何引领基层治理 来看广西玉林 下一篇: 诸暨地图 诸暨出现4张“寻宝地图” 地点指向这个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