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传媒 > 正文

闻喜花馍 山西闻喜花馍:乡土艺术走上都市范儿

导语:临近春节,张海云华墨公司每天都在满负荷生产,但仍无法满足京沪、Xi安等城市的订单需求。除了传统馒头,“面制”盆栽、抱花、字画、匾额等艺术品也备受青睐。“面艺的市场潜力很大。”张海云告诉记者,公司年利润50万元,目前已经在Xi安开了一家加盟店,不久

临近春节,张海云华墨公司每天都在满负荷生产,但仍无法满足京沪、Xi安等城市的订单需求。除了传统馒头,“面制”盆栽、抱花、字画、匾额等艺术品也备受青睐。

“面艺的市场潜力很大。”张海云告诉记者,公司年利润50万元,目前已经在Xi安开了一家加盟店,不久还会再开两家。

张海云,80后,山西闻喜人。2005年,他在当地开了一家小花馍店。七年后,他正式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他在继承花馍传统技艺的同时,致力于技术和销售思路的创新,使这一民间艺术走出了都市风格。

山西闻喜被誉为“馒头之乡”。花馍馍是用人造面条做成的不同风格的馍馍。它们流行于明清时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喜花墨协会副会长朱说,因为没有教材和图纸,只能由母亲代代相传,所以花墨也被称为“母亲的艺术”。虽然制作工具只是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它们要经过凝结、芦面、膨松、揉面、揉面、醒面、蒸、上色、插面等九道工序,具有独特的技艺。

花馍与当地人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节日花馍、婚礼花馍、生日花馍、葬礼花馍、上梁花馍等各种制度。

“‘凤戏牡丹’‘喜鹊报梅’‘鱼钻荷叶’是人们喜爱的老把戏,喜庆的日子必不可少。”朱说,假期里,村里的媳妇们聚在一起,一边拉着家人一边做包子。准备好的馍馍,上面的图案留给孩子玩,下面的大馍馍吃起来又香又甜。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的媳妇们也不再热衷于蒸馒头了。一直让农民引以为傲的华墨艺术,曾经面临着失落和断代的危机。

为了传承花馍,闻喜县全力打造花馍产业。2012年,当地成立了几个花卉蒸养合作社和公司。2013年初,闻喜华墨店首次落户省会太原。从此,华模走出了农家小院,进入了都市人的生活。

“要想进入城市,就必须创新,跟上城市人的节拍。”张海云说,目前,她的公司有三个创意团队:营销、产品研发和产品加工。花馍已经从食品和民间婚丧饰品演变为艺术类商业礼品。

记者走进生产工厂。53岁的梁小智和几个老姐妹围坐在一起。他们不是揉就是压,每个面团都变成了生动的菊花、桃子、康乃馨、百合、莲藕等。梁小智负责用白乳胶将图案“组装”成一个带有“寿”字的牌匾,看起来优雅喜庆。

“高端市场是花苞城市化的一个方向。”张海云说,一方面,“面花”可以作为艺术品保留7、8年,比塑料花更环保,寓意深远;另一方面,消费人群广泛,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国外节日,都可以呈现给亲朋好友。

除了市场需求,走高端路线的利润也不容忽视。据了解,五六个人两三天就能做出一个“寿”字牌匾,成本价在800元左右,但在市场上却能卖到3000元。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每朵面粉做的玫瑰价格在30元左右,插花包装后价格在几十万元不等。

  “为了鼓励创新,县里专门招聘了一批创新‘花样’的大学生,一些图样已经应用到了生产中。”朱雪冰相信,随着花馍产业做大做强,越来越多城市人会爱上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zhuanmei/82956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缘分英语 "缘分"英文怎么说? 下一篇: 曹靖华 一代宗师曹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