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访谈 > 正文

阿鲁特皇后 把一辈子活成了阴影的悲剧皇后

导语:编者按: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陆波用自己的目光去追寻定慧寺、宜芸馆、蓝靛厂、保福寺、樱桃沟等“角落”的历史足迹,考察那里的文物遗存,讲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或深或浅印记的人们的故事,试图将大时代与小事件勾连起来。闲来无事,春天某个周末我便想去颐和
编者按: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陆波用自己的目光去追寻定慧寺、宜芸馆、蓝靛厂、保福寺、樱桃沟等“角落”的历史足迹,考察那里的文物遗存,讲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或深或浅印记的人们的故事,试图将大时代与小事件勾连起来。

闲来无事,春天某个周末我便想去颐和园转转。起初是想拜访“转轮藏”的,也知道这个区域不知什么缘由一直是禁足之地,或许是出于文物的珍稀,恐怕不明就里的游客浪潮对其有所伤害。这次也是想碰碰运气,万一园子悄无声息地开放了呢?来到排云殿,作为颐和园的热点景区这里照旧是人潮如海,工作人员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转轮藏’不开放!什么时候开放?不知道!”颐和园的门票被坊间盛赞为“良心价”,确实,30块不贵,但又有多少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地方不开放呢?如石舫,如转轮藏,开放的佛香阁又是园中园,在一个逼仄狭小空间另行收费。还有耶律楚材墓,今天连耶律楚材也帮着颐和园管理处赚门票呢。也罢,不如转往玉澜堂,去看看那曾经困着光绪帝的三合院子。

我无事可做,所以我想在春天的一个周末去参观颐和园。刚开始想去“润州藏”看看,也知道这一带因为某种原因一直是禁地,可能是因为文物稀有,怕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游客的浪潮会伤害到它。这次我也想试试运气。如果花园悄悄地开放呢?来到排云堂,作为颐和园的一个热点,还是人潮如海。工作人员自信地回答我:“跑者藏语”没开!什么时候开门?我不知道!”颐和园门票被誉为“良心价”。的确,30元不贵,但有多少文物价值高的地方没有开放?比如石船,比如跑者的兽皮,开放的佛香阁,就是花园里的花园,在局促的空房间里单独收费。还有耶律楚材墓。今天,耶律楚材还帮颐和园管理处挣门票。我们去玉兰厅看看光绪皇帝曾经被困的三位一体院子。

玉澜堂并不是玉兰堂,跟玉兰这种植物没任何关系。颐和园的玉兰树的确出众,玉澜堂里也有,两棵,在连接的后院——宜芸馆院子里,靠南。靠北对应的是两棵挺拔的楸树。那两棵玉兰只是中规中矩地长着,不敢有什么特别,就如同光绪帝始终活在规矩而压抑的氛围之中,拘泥而内敛。而霸气的玉兰树则生长在慈禧太后的寝宫乐寿堂里,当然还有大石头“青芝釉”,白、紫玉兰数棵,西府海棠数棵,各个昂首挺胸,花开得霸气十足,石头更是遒劲张扬,显示主人强大的气场。这氛围,浸染着游客的情绪,在玉澜堂时都是低声小气,怜悯地议论着可怜的皇帝,真是被一股幽怨之气拿住了。而到了乐寿堂,搭上游客更是众多,简直就是人声鼎沸,笑语欢声,啧啧赞叹不绝于耳,玉兰海棠长得真是好,大青石头真霸气,乐寿堂里面隐约可见的物件也好生华贵。难道这俩院落的主子阴魂不散?人世间的势利分别心总是会因场合的切换而不同。

玉兰堂的“玉兰”字取自西晋诗人陆机的《玉泉涌卫兰》诗。玉兰堂位于昆明湖东岸,正是由于玉泉山的泉水,水波荡漾,景色为空。真的很美,用“玉兰”来命名很贴切。玉兰堂建于乾隆年间,原为书堂,皇帝在园中休息、喝茶、读书、写字。到现在,玉兰堂还保留着乾隆皇帝临摹书法的御笔石刻,就在后院易云堂的南墙上。可见这是乾隆皇帝跳舞写字的地方。我到嘉庆皇帝时,皇帝经常在颐和园避暑,也在玉兰厅工作,见朝臣,然后留下茶吃饭。这个三合院一直是一个优雅、干净、芬芳的地方。穿过玉兰堂的侧廊,走到后院,穿过后花园就可以到达易云馆。易云馆原本是图书馆藏书用的,所以以“芸”字命名,是指可以防止书籍被昆虫吃掉的芸草。当年,这里熏芸草的时候,整个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听到的人都会被这种优雅的氛围所慑服。

光绪年间,颐和园作为帝后驻跸之所超过以往年间。一方面,炎热的夏天住在紫禁城并不舒适;另一方面,建造颐和园就是为慈禧太后“归政”后颐养天年,所以颐和园成为皇家人员常驻之所。慈禧越到晚年越喜爱在颐和园消夏,所以像乐寿堂、玉澜堂以及东门的勤政殿就都被更加精心隆重地装饰装修了。陪着慈禧的光绪帝自然把玉澜堂作为紫禁城外的寝宫。可以想象,这里的夏天曾有的热闹,珍妃等年轻美丽的妃子也曾把笑语欢颜洒落在这里的庭前廊下。我不知道妃子们如何住宿,但宜芸馆是皇后的寝宫不容置疑。徜徉在这座精致的小小院落,除了整齐对应的四棵树——两棵楸树,两棵玉兰,再也没有其他植物,看不出当时那位女性地位的高贵——隆裕皇后没有其他任何柔美精致的遗存,譬如什么特别的园林小品、藤萝花架等,没有,什么都没有,房内的陈设也是很常规的摆设。宜芸馆内的陈设是这样的:室内正中安设宝座、地平、五屏照背,落地罩内面南设楠柏木包厢床、香几、书案、顶柜、绣墩、案、挂屏、插屏镜、自鸣钟等物,几、案上放置书册、玉版,东间罩内设佛龛,供铜胎、玉胎佛像、佛经,前有香炉、香盘、欢门幡,配殿道存斋与近西轩内设有楠柏木包厢床、香几、书桌、如意椅、案、琴桌、冠架、顶柜、插屏、挂屏、字画等物。现在我们看到的景象几乎一如当年。

偶然间,我在东暖阁透过玻璃发现一幅张百熙的字,落款是:臣张百熙敬献。纸张已经黄旧,散发出岁月老去的气息。上面有两句题诗:“玉槛玲珑红露重,金炉缥缈紫烟轻。”这出自金末元初的诗人杨奂的诗句:“玉槛玲珑红露重,金炉缥缈翠烟轻。”但杨奂写这首诗是在金章宗御试的考场上,是《试万宁宫》里的诗句。我很好奇张百熙的这幅书法是献给皇帝的还是给皇后的。当然,最有可能是某日皇帝与臣子把酒,雅兴乍起,臣子当场书写的奉承应景之作。但是,这幅字为何放置于皇后的东暖阁,就不得而知了。想象不出寂寞的皇后是否曾对着这幅书法无聊地玩味,不知道对这样的文字和张百熙的书法能否欣赏?这两句里的“红露”“紫烟”倒是很应这个寂寞小院子里的景,尤其是将“翠烟”改成“紫烟”真是透出了皇后的哀愁。

即使游客吵吵闹闹,你还是容易看到宜芸馆的寂寞。它与玉澜堂中间还隔着一个挺大的花园,那个花园也是无趣的,散落着奇石竹子,估计光绪帝也很少光顾。这个花园散发着荒凉之气,犹如这一对帝后的关系。而宜芸馆没有后院,再往后就是上山了,孤零零不再依靠更多的建筑。仰头望去,就是一方天空以及东南方向露出的德和园的一角,如果说建筑很孤独,那它的女主人更是将一生的孤独注入了这里的石木瓦片和头顶的一方天空。

即使游客吵吵闹闹,你也很容易看到易云馆的孤独。它和玉兰堂之间有一个大花园,也很无聊,散落着奇怪的石头和竹子。估计光绪皇帝很少光顾。这个花园散发着荒凉,就像两个皇帝之间的关系。而且易云馆没有后院,然后上山,很孤独,不再依赖更多的建筑。向上看,只是天的一面空,东南面露出的德和花园一角。如果这座建筑是孤独的,它的女主人已经把她一生的孤独注入了她头顶的石头和木瓦以及天空。

隆裕皇后的一生真是太孤独寂寞了。如果是单纯的寂寞也就罢了,还有那么多不如意、压抑、焦虑。她终生失宠于皇帝,也不见爱于太后,宠妃如珍妃也不把她放在眼里的,甚至连太监们她也不敢过分粗声呵斥。在整个宫廷之内她没有同党。她始终没敢将娘家母亲接进宫内探望,即使她的父亲副统领桂祥,也只是到宫内当值时彼此偷偷地看上几眼。桂祥托人请皇后给家里一张照片以解亲人相思,而隆裕皇后为这件事紧张了很久,偷偷摸摸地请人进宜芸馆给她拍了照片。她在经济上也很窘迫,虽然她是慈禧娘家侄女,但慈禧这个人对娘家并没什么特别的关照,娘家也不是顶富裕的,而宫中的财务用度虽然名义上是皇后统领,但除了满足骄奢的正主子们,皇后并没有实权。最典型的一个故事是她的亲公公也就是光绪帝的父亲醇亲王过世后,皇后竟然因为钱财上的窘迫,也可能是出于打赏不起奴才这种说不出口的原因,竟然闭门托词生病“不往”!全世界也难得找到这么窝囊的皇后吧。

逛易云馆,游客从我耳朵里听到的评价几乎一样。导游和游客都贬损和嘲笑女王,说她丑陋、失宠甚至愚蠢。真是个倒霉的女王,一生都被别人说笑话。

其实,年轻时的隆裕皇后不丑,她就是那种瘦高的甚至还比较清秀的老实厚道的满族姑娘。她的容貌活脱脱地被悲惨的宫廷生活扭曲了。晚年她吸食鸦片,可能是有失眠症的缘故。据说她还喜食瓜子,每晚不磕掉许多瓜子是不睡觉的,所以满嘴龋齿,龅牙也丑陋地突出来。而她身材比较高瘦,这在今天是众人喜爱的亭亭玉立,而在崇尚娇小身材的清朝却显得如羊群里的骆驼,她就不自觉地缩着自己,久而久之成了驼背状。她也不愚笨,她读了很多书,甚至后期还读过欧洲、美国的历史书。年轻时她也是读书识礼的,在闺阁年代与光绪是两小无猜的表姐弟,很是熟识,经常来往,光绪帝一直认为她的声音是好听的。可见,年轻时的隆裕,也是温柔而好学的,并不是生来就保守愚钝。

光绪十五年二十七日是光绪皇帝和皇后的婚礼。然而,在距离这一天还有40天的深夜,一个寒冷的冬夜下了一场雪,紫禁城突然发生火灾,太和殿前的太和门被毁。烧太和门真不吉利,意味着新皇后没有办法进宫。玉龙的命运似乎应验了火的启示,她一生都没能进入光绪皇帝的内心世界。

隆裕皇后与光绪帝生活了差不多十八年,前十年被珍妃排挤,真乃有名无实的皇后。这位皇亲国戚高贵出身的女孩被一个礼部官员家的姑娘排挤,真不知道一天到晚除了生气还有什么。民间野史以及民国讲述晚清历史的电影作品,大多把光绪帝视为改革维新派,而慈禧太后就是顽固保守反动透顶的代表,所以恨不得“帝派”这边都是好人,都是被反动派打压、迫害,几乎快被捧成为了什么国家大义凛然献身的英雄,而“后派”那边是一群妖魔,祸国殃民。实则有偏颇之处,晚清的历史包括历史人物都有其极为复杂的一面,慈禧也有待客观评价。

事实上,像甄妃这样的后宫女性,在“皇派”一方是没有大义的,她们最心机的也不过是女人争抢皇帝的看法,甚至还有觊觎皇后位子的妄想。甄公主只是一个喜欢新鲜事物,家境比较好的漂亮少妇。她对改革和改革一无所知。把她美化成光绪变法维新的“同志”,真的是一种文学创作。她美丽、聪明,在绘画和书法方面很有天赋。更令人心碎和遗憾的是,庚子事变被推入井中谋杀。美貌似乎掩盖了她性格的另一面——大胆和贪婪。史书记载,她做过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最典型的就是依靠光绪的宠爱,与宦官勾结卖官。比如对一个叫耿九的人来说,他获得了广东海关路的肥缺,陆伯阳获得了上海路的肥缺,余明获得了四川盐法路的位置。不管怎么说,甄妃在这件事上确实有把柄握在慈禧手里,所以被控“干涉国家大事”。所以,慈禧对她的厌恶和惩罚,并不是野史小说里说的那样,说明她不能小看自己与光绪的爱情。珍妃将自己受到的惩罚归咎于皇后的嫉妒,这也让光绪更加厌恶玉龙皇后。甄妃在世的时候,也是玉龙皇后二十多岁的好时候。然而,皇后只能容忍霸道的妃子,她过着孤独的生活。

在珍妃死后的八年时间里,隆裕皇后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而且光绪在最后的日子也是这位弃妇对其不离不弃围绕照拂。无论是在瀛台还是在玉澜堂,她守候了光绪最后的时光,虽说两人相对无言,光绪已是意兴阑珊失去了活力,隆裕总算多少得到了一份安宁平静的生活。

光绪虽然流亡Xi安归来,戊戌变法时被解除软禁,但此时已经是活死人了,还可以上法庭,但无非是把太后抱起来,看起来无精打采。慈禧问:“皇帝怎么能决定这件事?”他回答说:“亲爱的爸爸是主人。”一直躲在宫廷阴影下的女王不见了。当时,一个叫海德兰的外国人这样描述玉龙女王:

我夫人告诉我:“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阴影中度过,这意味着孤独和恐惧。无论是珍妃的霸气,还是慈禧太后的强势,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世家大族女子,那也无妨。命运毫不客气地给这个可怜的女人戴上了皇冠,名义上是统领六宫,实际上是被动地在诺诺内外受气。她大概希望自己永远是一个缺席的人,可以随时消失在阴影里。

有一类受气包倒是有强烈的报复心,譬如欺压下人婢女,因为他的压抑之痛是要找到出口的,而这位皇后却始终是个仁慈和善的人,痛苦的生活并未使她迁怒报复,这从她和太监们的关系可以看出。我们从一些清宫回忆录中可以得知,大多回忆实录中对隆裕皇后没有什么微词。她对太监大总管李莲英也是尊重客气的。慈禧太后病故后,隆裕见到李莲英是极其紧张的,李莲英告诉她:“懿旨是皇后升为太后!”她才松了口气,因为她猜想慈禧太后可能会令她殉帝,慈禧自己的儿媳妇阿鲁特皇后就是被殉同治帝的。如果李莲英看着隆裕不顺眼,编个慈禧临终懿旨谁又敢不从呢。慈禧的丧事办完后,李莲英把在宫内当差几十年积攒的珠宝赏赐装了若干个大捧盒,说是要退休离宫了,不敢让皇家的宝物流落民间,请隆裕收留下,隆裕自是一番伤感,恩准李莲英“不降银”退休,回家颐养晚年。

在隆裕的晚年,也就是光绪与慈禧过世后的五年里,因为清帝年幼,她就是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虽然其个性柔弱宽和,但时代大潮把她推到风口浪尖,她不得不识时务者为俊杰。好在她并非糊涂之人且秉承退让之态度,虽然或许是其懦弱本性使其龟缩保全,但在民国建立后,她顶住了死硬派亲王们反对清朝拱手让权的巨大压力,迅速诏书逊位,“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虽说她秉性柔懦,但这句话还是颇有水平。毕竟,和平的朝代更迭使社会躲过了一次剧烈的动荡,避免了对百姓的伤害,她也得到后世“女中尧舜”的美誉。隆裕皇太后薨逝后,当时的媒体给予了这位一生委曲求全孤寂忧郁的女人一个相对客观正面的评价:“己丑年嫁光绪帝为嫡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

在玉龙晚年,也就是光绪、慈禧去世五年后,因为清朝皇帝年轻,她是清朝的最高统治者。虽然她的性格柔弱温和,但时代的浪潮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她不得不成为接君。好在她不是一个糊涂的人,坚持退让的态度。虽然可能是因为性格懦弱,但民国成立后,她顶住了死忠王公反对交出清朝政权的巨大压力,迅速上书退位。“我不是说我家的事,只要天下平安”,虽然她又软又懦弱,这句话还是挺好的。毕竟,和平的王朝更迭使社会避免了剧烈的动荡和对人民的伤害,她也赢得了后世“女中尧舜”的美誉。玉龙皇后去世后,当时的媒体给了这个孤独忧郁的女人一个相对客观积极的评价:“丑年嫁给光绪皇帝后,失西后柔软幸福;尤其是和光绪在一起,他消沉了20多年。既没有名声,也没有轻蔑。但是清廷退位了,后来有很多势力。今后,共和国历史上就没有有价值的人物了。”

或许,这位哀愁的“女中尧舜”在颐和园那个寂寞的宜芸馆小院,在一小方天空之下,无数次地漫步思虑,练就了她对世事世人避让躲闪的态度。时光悠悠,今天,宜芸馆只是天天被游客喧哗吵闹着,没人再去关心那曾有的孤怨,人们还要大声贬损这位可怜的女人,不愿意去了解这位皇后走过的艰难一生。她那不甚美丽的面容和她的失意人生永远也躲不进她渴望的那一片阴影之中。

本文摘自《北京的隐秘角落》,作者陆波。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摘自陆波《北京的秘密角落》。未经授权禁止复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fangtan/780018.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埃兹拉庞德 埃兹拉·庞德:你曾从黑夜中走来 下一篇: 轻轨票价 带你体验 长春轻轨与地铁三站实现互通 票价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