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访谈 > 正文

丁丁地图 上海地铁 不会看地图的上海小囡错过了什么

导语:看地图是每个上海人早年必备的技能之一。 原因很简单。上海太大了。 01 1996年张霖之去三亚的时候,三亚还不是今天的“购物度假天堂”。“三亚市很小。它实际上被一个城镇改变了。” 按照习俗,她想在当地买一张地图。但她没想到的是,她没有买。 “这在

看地图是每个上海人早年必备的技能之一。

原因很简单。上海太大了。

01

1996年张霖之去三亚的时候,三亚还不是今天的“购物度假天堂”。“三亚市很小。它实际上被一个城镇改变了。”

按照习俗,她想在当地买一张地图。但她没想到的是,她没有买。

“这在三亚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或者这里这个东西的存量很小,因为买的人不多。不像在上海,绝对可以在书店买到地图。”

刘辉2002年从江西宜春考入复旦大学。我父亲在上海火车站给她买了第一张城市地图。

“当时我来自一个小城市,感觉上海特别大。”她说。

■1999年,外国游客手里拿着中英文地图游览上海。/马凡喜照片

在宜春,她从来没有用过地图,也没有见过城市地图。

虽然宜春的整体面积比上海大,但刘辉小时候,“市区很小”。

“我们家门口是中山路,还有一条河叫江秀河,是平行的。整个城市沿着这条河和这条路展开。所以很简单。”

主干道最繁忙的路段中山中路不到2公里长。

刘慧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从中山中路走到同学家不到半个小时,“但他们家已经是农田了”。

刘辉去上海读书后,一张上海地图是必需品。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地图是唯一能指引你去哪里的东西。”

她和同学去了宜春的莲花、外滩、黄兴公园、共青森林公园,“都是坐公交,都是靠地图”。

“如果我们想离开学校,我们基本上有一个人带着地图。”

02

20多年前地图如此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年年不同,三年大变样”。没有地图,你可能找不到北方。

■1999年1月5日《解放日报》的图片新闻在各地如火如荼。

2001年的《解放日报》把90年代的建设概括为“三横三纵”,“申”大写,几座桥飞起,“明珠”悬挂空,地铁隐身,隧道流光,高架纵横交错”。

上世纪最后十年,建成了内环高架、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形成了“沈”字形网络。

南浦、杨浦、徐浦、冯普大桥相继通车,前往浦东更加方便。

“明珠”是指2000年底投入运营的上海地铁3号线。上海地铁雏形初现。

市政建设的大浪潮,加上改善住房的需要,已经导致数百万居民在十年内搬迁。从1991年到2003年,300多万原本住在市中心的上海居民搬到了郊区。

在此期间,上海的城市面积迅速扩大。从1993年的225平方公里到1997年的388平方公里,扩大了72.4%。

张霖之上初中的时候,“上海有些人搬到了很远的地方”。她的同学中有控制杨浦河、德州新村和浦东赵玲新村的人。

她自己也经历过两次搬迁。从老西门搬到梅陇三村后,因为外环线,她搬到了普陀。

■2002年,送花的方式是查地图找路。/高建平照片

随着城市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上海人也不了解上海了。

那时候手机和互联网还不普及,地图只是生活所需。许多人在餐桌和桌子的玻璃下拿着一张地图。

在2000年11月22日的《晚报》上,有一位作者写道,他在1963年买了一张地图,“已经用了将近20年了”。

这种事情从90年代就开始了,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上海测绘学院印刷分院院长金芳曾在1999年的一份报告中说:

“上海的市政建设太快,测绘的速度跟不上建设的步伐。我们太忙了,不能飞。过去一张上海交通地图至少可以处理十年八年,现在要一个季度赶出来一套上海地图。”

■2000年,上海测绘院技术人员对世纪大道东南端人行天桥进行测绘。/解决方案是第一次拍摄

199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竟然是《上海交通图》,128万册。

当时,上海有六种单一地图。新民晚报1997年3月27日第一版《上海地图成了畅销品》写道:

“自1994年以来,上海地图的销量每年增长20%。去年,它已经超过了500万册...近年来,大约50%的上海地图是在阿拉上海出生和长大的。”

根据250万的数据,1996年上海的常住人口是1450万,也就是平均每5-6个住在上海的人就有一个能买地图,几乎每个家庭都有。

03

相比换版手机导航,今天95后、00后看不懂的纸质地图,忠实记录了上海的城市变迁。

根据2001年上海城市交通图,陆家嘴还没有集齐三套,只有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

当时地铁止于北有江湾镇,南有莘庄。西至金沙江路,东至张江高新。

但是这张在今天看来完全不够用的地图被放大了。

■1946年的上海地图与今天相比变化很大。

其实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上海地图的主图只覆盖了中山路,也就是今天的内环。

直到2000年左右,主图才覆盖了今天的外环。

为了增加外环,同时中心城区也不要太小看不清楚,上海测绘院对地图进行了变形。

■在2001年4月版《上海地图编者按》中,特别说明了变形原理。

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将位置到人民广场的距离乘以一个变形系数,距离越大,变形越大。

也就是地图上的1厘米。人民广场实际距离最近,其次是徐家汇和莘庄。

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地图上的字体变小了。2005年,上海向地图赠送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放大镜。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2007年7月《解放日报》报道,标题教大家通过放大镜辨别地图真假。

到了2009年,传统的上海交通地图终于从“一”变成了“一”。覆盖范围从400平方公里扩大到1300平方公里。

一张地图已经不能覆盖上海市区了。城区范围不断扩大。

如果今天还有人想用纸质地图查看自己的住所,显然一张有头像的地图是不够的。

根据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城市数据群”的数据显示,上海目前2500万常住人口中,48%居住在外环线以外,68%居住在中环路以外。

更改为地图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周先生过去住在卢湾区,一年前搬到安亭附近的别墅区。新家明亮舒适,也就是在老上海交通地图上找不到新家周边的道路。”

文汇报在2009年写道。

04

2005年,百度地图和丁丁地图上线。人们已经从纸质地图时代进入计算机地图时代。

“2005年,我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经常出差。我基本上是去电脑上查的地方,打印出来带在身边。”张霖之回忆道。

到2010年,每天有50万用户使用丁丁地图进行转账查询。

后来,人们进入了移动导航时代。地图的销量日益下降。

只有老年人习惯纸质地图。今天在淘宝上评论地图的很多买家都说是给家里的老人买的。

他们来自地图时代,现在仍然习惯。刘辉的父亲是这样的。

“20世纪50年代末出生的人习惯于依赖上海的地图。我爸现在其实不用手机上网。每次我给他看百度地图,他都很大。”

刘辉把地图和移动导航比作单反相机和忽悠机。

“导航是傻瓜模式。地图是单反的手动模式,得自己动脑。”

“想想以前研究地图的时候,就有点像打破一样东西。其实还是有成就感的。可以说,这种能力已经完全丧失了。”

■2003年市测绘院技术人员对比新旧图。/张海峰照片

那时候家家户户必备的纸质地图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但是把地图留给上海的习惯可能还保留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海人在报地名的时候,往往会在地图上定位一个点。

不管是说“鲁农诺”的习惯或者描述两条路交汇处的位置,上海人很早就用一种导航思维来描述地址。

而这种精准和细节也体现在地图上。

在1946年的上海地图上,出现了索引网格。就是开篇提到的横14行竖12列。它有助于以更高的效率进行咨询。

但这个细节在21世纪并不常见。2005年,实物出版物提到“它很少出现在城市地图和旅游地图中”。

报纸大小的地图记录了城市的变化,塑造了某种城市性格。

你还有那张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的上海地图吗?

参考文献:

1.方成,《高兴看到今天的路》,解放日报,2001年1月3日。

2.陈琴,“外地人扎根上海,搬到市中心的代价?”,该报,2015年9月22日。

3.《1998年上海部分出版社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文汇报》,1999年1月16日

4.王奕心和乐天,《上海地图成为畅销品》,新民晚报,1997年3月27日。

5.王奕心,《大上海的世纪之路》,新民晚报,1999年1月4日。

6.王清平,上海地图,晚报,2000年11月22日。

7.池辉,《带放大镜的上海地图》,新民晚报,2005年5月5日。

8.陈熙涵,《上海交通地图由一变一》,文汇报,2009年1月13日。

9.林,《快来看上海这块宝地背后的故事》,半说,2021年3月15日。

10.黄海华、孙婷:“商业网站更新不够及时,政府网站使用不方便。地图查询服务能更方便吗?”,解放日报,2010年7月19日。

11.李乃亮,变比例尺地图投影在编制中的应用,地图编制,2000年12月。

12.高宇,《城市旅游交通地图中的索引及其设计》,出版实践,2005年第8期。

-结束-

写稿子:江天涯/拍照:江天涯/

汇编:韩晓妮/毛笔:刘伟/

南文: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进行内容授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fangtan/82841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秋裤阴谋论 媒体辟谣“秋裤阴谋论” 美国人自曝也穿秋裤 下一篇: 微笑的图片 微笑狗smile.jpg是什么 微笑狗恐怖图片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