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国内 > 正文

通电 民国时期经常有人“通电全国” 是怎么个通法

导语:电报发明于19世纪30年代。它在英美发展的时候,还在梦想着去遥远的清朝的中国。 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包括鸦片在内的许多东西,随之而来的是英美列强进入中国的大门。其中,自然也包括电报。 由此可见,电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新事物。 据记载,中国第一条

电报发明于19世纪30年代。它在英美发展的时候,还在梦想着去遥远的清朝的中国。

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包括鸦片在内的许多东西,随之而来的是英美列强进入中国的大门。其中,自然也包括电报。

由此可见,电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新事物。

据记载,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出现在1871年,由英国、俄罗斯和丹麦铺设,6月3日开始在上海租界收发电报。

电报线最初在上海落地时,遭到清政府的反对。然而,没有太多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电报在传递信息方面的巨大作用。

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大沽、北塘之间架设电报线,用于军事通信。1880年,中俄伊犁时期,李鸿章以“用兵之道快”为由,获准设立电报总局。

李鸿章说:“五年来,中国在长江沿岸各省和沿海地区创造了电线,共计一万多里。国家没有付出多少,巨额资金来自人民。当时法人挑起事端,将军们报告军事情况,朝廷传达指示,他们都拿着相机毫无阻碍地移动。自古以来,中国从未如此迅速地使用士兵。派遣大臣们回答问题,到了晚上,相隔千里就像一个同居院。立电报一举三得,既可防外敌入侵,又可加强国防,有利经商。”

因为新闻报纸范围有限,速度慢,只有电气化才是在全国传播自己思想最快的方式,从而抢占舆论阵地和道德制高点。很多人往往把电报当作表达信息的利器,动辄把全国“通电”,通过给全国各大报纸发电报,公开发表,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告知全世界。

就像今天爱发朋友圈和微博一样,“不读电,民国就没有历史。”民国初年,电报就像一个大舞台,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表演。当掌权的时候,当下台的时候,当奖励的时候,当谴责的时候,当讨伐的时候,当和平谈判的时候,当政府拖欠大学教师工资的时候,都应该运用权力...

据统计,1912年有33次记录在案的电气化,1913年有40次,1917年有72次,1920年有67次,1922年有97次,1926年有50次,1927年有51次。

然而,当时的供电成本也非常惊人。

1927年,中国人出省的私人电报是一个一字六分的银元;如果价格是1000字,就将近160大洋。即使以政府公函的形式半价收取,也要花费80银元。

如果要全国电气化,成本几乎是天文数字。

电分为小电和国电,小电最少100元。

如果是大供电,要达到全国供电的效果,至少要覆盖所有一、二级电报局和各大报社。

当时中国一、二级电报局约有200家,有影响的报纸不少于30家。

例如,在直接战争期间,张发电报大骂吴,标题为“国务院军简:各部首长、各府军首长、警察首长、曹巡抚大使、督军、军长、师、警卫大使、警卫大使、省议会、商会、农民协会、工会、教育协会、商会、报刊公参”。

反过来,吴痛骂张:“白山黑水中的马贼,若吕布比朱温更凶,非吾族,道德不可改。”

粗略估计,这种覆盖面广的华丽电气化电源,每次成本在2万元左右。

我们要知道,曹锟贿选时,选票卖了5000元;电报局的一级文员一个月工资才100元——而且已经是小康生活了;如果是民国16年的上海市场,一美元可以买30公斤大米,2万元就可以建立一个小规模的纺织厂。

换句话说,这份电报发出的是600吨大米或一家纺织厂。

随着军阀混战进入历史,“夺权战争”不复存在,成为后人追忆民国初年的奇观。

民国后期,全国各地仍存在电气化,但已趋于简洁。

比如,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为争取统一,实行和平,自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以及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guonei/77971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莫奈睡莲 一幅新的莫奈《睡莲》 隐藏在《紫藤花》里 下一篇: 规培医生有工资是多少 规培医生收入多少 各地医院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