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时政 > 正文

叶志超 关于甲午海战的谬误

导语:谬误11没有代理指挥官黄海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北洋水师提督丁受伤,旗舰“定远”号信号指挥系统被毁。根据海战后战场上的混乱局面,有人认为丁受伤,旗舰“定远”号信号装置被毁,导致北洋水师失去统一指挥,这是北洋水师在这场海战中失利的重要原因。再者,在近

谬误11没有代理指挥官

黄海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北洋水师提督丁受伤,旗舰“定远”号信号指挥系统被毁。根据海战后战场上的混乱局面,有人认为丁受伤,旗舰“定远”号信号装置被毁,导致北洋水师失去统一指挥,这是北洋水师在这场海战中失利的重要原因。再者,在近代,有研究者扩展分析认为,如果丁在战前任命一个接替的指挥官和指挥舰,肯定可以避免全军失去统一指挥的局面,因为丁不了解海军,不知道如何设置代理指挥官,这是失去指挥权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19世纪的海上作业中,考虑到船与船之间的通信手段只有信号旗、灯光、声音等。,又不能传递太复杂的内容,在战斗开始前,他们大多以尽可能简洁的一个命令发布作战方针,然后很少有战斗队形在战斗中被大幅度调整的情况。黄海海战前,丁发布了三条指示,即北洋水师在正常海战中的作战方针:规定每艘船在战斗中要保持头部对敌,同队姐妹船不要远离,每艘船必须始终跟随旗舰运动。对此,事实上,无论丁是否受伤,无论“定远”号信号旗是否被击落,只要“定远”号船能够自由移动和战斗,都不能视为北洋水师失去指挥权。

至于设置代理指挥官和代理指挥舰,是一个伪概念,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在战场上,不可能预测哪个指挥官或者代理指挥官会先失去指挥能力,或者集合几个指挥官来使用。其实,在19世纪的实际海军中,并不存在代理指挥官和代理指挥舰的说法,但如果指挥官和指挥舰遇到危险,舰队中舰长军衔最高的军舰会自动接管指挥权。在黄海海战中,“定远”舰总能扬帆作战,丁没有阵亡。按照战前定下的三条指示,“定远”根本没有失去指挥权,所谓代理司令根本无从谈起。

谬误12:形成错误

对丁海军进行非专业攻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的组建。他们认为,在下令布置横队时,没有考虑北洋水师舰艇的不同航速,导致原来的之字形横队变成了人字形,使队形走样。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选择的编队,即丁在海战报告中提到的“带缝飞雁”,是一艘军舰水平排成两排,后排军舰以45度角分散在前排后方的编队。这种编队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世界海军中流行,有利于发挥军舰在船头方向的火力,被认为是基于进攻至上思想的主动进攻编队。

三明治鹅阵是19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海军的主流编队形式,是一种主动进攻型编队

北洋水师主力舰艇主要购买于80年代,正是这一战术盛行的时期。“定远”、“镇远”等主力舰都削弱了船侧的火力。以定远级战舰上装备的四门305毫米加农炮为例。由于转向角的特殊设计,如果排成纵队作战,只能在一侧发射两门大炮,但是当舰首对准敌人时,四门大炮都可以转向这个方向使用。

此外,在19世纪80年代,由于军舰上的中大口径火炮数量少,射速慢,命中率低,炮弹效率差,被认为在远距离炮战中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因此,古代冲锋和冲击战术盛行,最适合这种战术的阵型是横向阵型。

有了为这种编队设计的军舰,在这种战术方兴未艾的时候就组建了北洋水师,北洋水师长期注重加强这种编队的训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黄海海战爆发时,中日之间的编队选择并不是知己知彼的产物,而只是知己知彼。因为当双方发现对方并开始以战斗队形接近对方时,他们相距30多公里,在这件事上他们所能看到的其实只是地平线上的一片片黑烟。因此,这种编队的选择是根据其自身的舰船装备特点和训练熟练程度来决定的。就像战前日本联合舰队定下的无论发生什么都以纵队队形作战的原则一样,北洋水师实际上常年接触横队队形,无论发生什么都会选择横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丁选择了十字队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跨队战术未能取得良好效果,技术原因不是跨队战术无用,而是其面对的日军联合舰队机动性强,始终避免与北洋海军近距离接触,迫使北洋海军进行了一场毫无优势的枪战,最终以压倒性的火力优势赢得了海战。

谬论十三“致远”号船被鱼雷击沉

甲午战争后的100多年,从《清史稿》、近代史著作,到上世纪60年代拍摄的电影《甲午战争》,再到大学、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在描述黄海海战时,几乎都认为“致远”号军舰是被日本鱼雷击沉的。但大连海军舰艇学院陈明福教授认为,鱼雷的准备时间肯定很长,日本舰又不能急着马上下水,致远舰主动用船首迎敌,不容易被鱼雷击中。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在黄海战争期间,整个日本联合舰队从未发射过鱼雷。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其实是当时鱼雷的有效射程。当时中日两国海军都广泛装备了英国制造的“白头”鱼雷和德国制造的“黑头”鱼雷。然而,当时鱼雷的有效射程只有400米左右。从致远舰爆炸沉没的位置来看,它根本没有进入日本鱼雷的有效射程,所以没有被日本鱼雷击中的可能。

致远舰被鱼雷击沉的说法,最早源于丁的海战报告,显然是根据致远最终沉没时出现的大爆炸来推测的。早在1895年,著名的《英国海军年鉴》刊登了学者w·拉德·库劳斯的新分析,他认为致远号的鱼雷发射管可能被击中,导致鱼雷被引爆沉没。之后解释是日本大口径炮弹打锅炉房引起的大爆炸。近年来,关于致远沉没原因的最新学术观点认为,致远冲向日本军舰时,船体已经向右倾斜,这表明军舰某一部位发生故障,导致军舰内进水严重,最终可能是进水过多,海水淹没锅炉舱,导致锅炉爆炸沉没。

致远舰沉没,随后引发爆炸

谬误14北洋水师战斗意志不强,作战不积极主动

在对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失利原因的探索和总结中,有一种观点影响非常广泛,那就是北洋水师的武器不差,也不缺,只是指挥官胆小怕事,不懂得主动出击,损失了大量宝贵的战斗机,最后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具体证据包括:日军在花园口登陆时北洋水师没有主动出击,没有配合军队保卫旅顺口,日军在荣成湾登陆时没有主动出击,日军进攻威海时不敢冲出死战。

这种观点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忽略了日本海军的存在。我只看到了日本运兵舰的起降动作,没有注意到日本联合舰队在外围设置的警戒线。事实上,日军在花园口登陆期间,花园口附近并没有多少军舰守卫,而是将联合舰队的警戒线向前推进到旅顺口。北洋水师要想攻击运兵舰,必在途中遭遇联合舰队主力。日军在荣成湾登陆期间尤其如此。当时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直接布置在威海湾外。北洋水师要想攻击荣成湾手无寸铁的日军运兵舰,就必须经过国内的日军联合舰队。

这种观点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忽视了清政府的存在,高估了北洋水师决定自己命运的能力。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对海军的战略使用实际上是处于守势,即李鸿章说是山中有虎,海军的主要作用是保卫渤海,渤海是北京和首都的门户。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说海军在作战中没有主动,根本没有意义。事实上,北洋水师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了守势作战,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比如北洋水师防守威海湾时,陆海协同有效击退了日军联合舰队的多次进攻,最终威海湾防线失守是来自陆地的连锁反应。看似被动的防守,其实是实力较弱时的无奈选择。

谬误15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

甲午战争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当人们回顾海军因武器落后而战败的原因时,普遍认为是慈禧太后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当时社会上有句话叫“昆明换渤海”。但是,当我们仔细查阅清朝关于这些问题的档案时,就会发现所谓慈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的说法其实完全是子虚乌有的。

1887年,光绪皇帝执政,慈禧正式退休。光绪皇帝的生父,海军衙门大臣淳亲王奕譞被任命主持颐和园的修缮工作。这个约会很有意义。修复颐和园需要筹集大量资金,但作为外事管理政府的首相政府管理着大量开支。颐和园建成后,意味着慈禧太后将远离紫禁城,光绪皇帝可以逐渐独立。这自然对光绪皇帝的生父、掌管海军政府的奕譞有着特殊的动机。果不其然,在接待了园林工人后,淳亲王逐渐将掌管海军政府的资金转移到颐和园项目上。但需要注意的是,淳亲王动了海军政府的资金,北洋水师的军费并没有同时被占用。显然,海军政府和北洋水师的经费不能混为一谈。

为了让慈禧顺利“退休”,淳亲王挪用海军屯门的资金修建颐和园,而不是北洋海军

除了挪用海军衙门的经费外,还有两部分带有“海军”色彩的经费被颐和园项目挪用。一种是海防捐款,即以海防名义筹集社会捐款,换取虚假官衔,类似封建时代收买官员。收到的海防捐款虽然大部分捐给了园林工人,也有一部分成为了修建铁路的经费,但这笔钱原本不属于北洋水师,也没有用于北洋水师,不能算是挪用。

另一笔挪用到颐和园的“海军”经费,在清朝档案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巨额海军款”。1888年秋,淳亲王通过李鸿章,指示沿海一些省份的督抚和督抚筹集资金,偿还颐和园工程。然而,为颐和园筹集的资金不能放在桌面上,所以春王子随后确定了海军的名字。各省督抚为此踊跃认捐,共筹得260万,即“海军钱”。

这笔“海军钱”,和海防捐款一样,是额外筹集的一笔钱,不能算作挪用海军经费。它的使用方式也很不寻常。各地资金陆续认购后,并没有拨给颐和园项目,而是全部存入天津的外资银行和外资企业,赚取的利息补贴颐和园,而本金则声称将来用于海军建设。1894-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慈禧发布诏书,下令提出全额“海军钱”本金购买军火。由于存款期限届满等原因,先提出的只有158万元。

可见,颐和园项目只是以海军名义收钱,不能简单算作挪用海军经费。颐和园工程建设期间,禁止海军购买军火,这也是海军发展遭受完全桎梏的原因。

谬论十六教练叶志超怕死

平壤战役是1894-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日军队的第一次大兵团战役。双方参展商总实力大致相当,日军略占优势。一直到9月15日白天战争还处于胶着状态,但到了晚上,守备总统叶志超突然下令全军放弃平壤向北撤退,撤退的清军在途中遭到日军伏击,导致中国军队的主力全军覆没,失去控制。

作为最高指挥官的叶志超应该为交出平壤并给守军造成重大损失负责。百年来,人们常常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叶志超,指责他胆小怕事,神志不清,这是他大败的重要原因。

早年,叶志超作战勇敢无畏,被人戏称为“叶大白痴”。为什么这样一个早年以勇猛著称的军人,在几年内就做出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在有关方面的官方报道和个人回忆中,提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清军在9月15日深夜放弃平壤北撤,并不是因为叶志超一个人的决定,而是经过了将领们的集体协商。当日傍晚,叶志超曾致电诸将,提出:“北门咽喉失守,药不全,转运不通,军心受惊,敌军一夜集合进攻,何须自卫?”不如暂时抛弃平壤,增加我的嚣张气焰,养我的精锐,然后大动干戈,一举成功。那魏、二人,早有表现,也不反对。"。

叶志超从平壤撤军不是一个人的决定,而是将军们的集体协商

除了左之死、玄武门、牡丹台等不争的事实外,是不是真的“家家户户食不果腹”?根据战争中的高级军官栾树山和负责弹药管理的邱凤池留下的信息,当天平壤的弹药太少,根本无法支持高强度的战斗。弹尽粮绝的清军也面临着粮食告罄的危险。清军并没有像日军那样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沿途运输补给的后勤体系。抵达平壤的驻军依赖于其背后漫长而原始的供应系统。因此,虽然几个部队驻扎在同一个平壤市,但他们背后的后勤供应是他们自己的一套账户,互不帮助。

当平壤清军在途中被日军拦截杀害时,正在北京府邸赏月的翁同龢突然想起平壤无法运输,不仅军粮无法送达,军队的秋衣也积压在宜州,守军还穿着夏装。翁同龢在日记中写下关心的话“夜月好,兵露,可读可畏”。

此外,让叶志超和平壤的清军将领更加紧张的是,大通河的天然屏障在当时已经不复存在,因为日军早已从多个方向渡河。日军包围平壤的时候,如果还站岗,在没有口粮弹药的情况下,数万军队很可能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

由此可见,叶志超下达的撤出平壤的命令,确实是在“断粮”的情况下做出的死而复生的决定。15日下午,他下令与日军谈判停火,希望与日军达成协议,即日军允许清军大兵团撤离,而清军则给了平壤。这种行动非常类似于国际法中宣布城市不设防的做法。然而,叶志超派出出城与日军接触的朝鲜地方官员,并未将谈判的确切意义告知日军高级将领,而是将其交付给前线部队。

看到上半年作战如此坚决的清军,下午突然要求投降,引起了向清军投降的日本军官的怀疑。他们怀疑“敌人可能在夜间逃跑,我军部署严密,戒备森严”,于是在平壤郊外布置了一个伏击圈。

雨夜,平壤清军打开城门,向益州等方向撤退时,做梦也没想到会有日军拦路,导致损失惨重。

谬论十七魏的信

在朝鲜战争中,魏被称为朴成。他在平壤战役中冲锋陷阵,英勇作战。战后,他被带到菜市口,带着仇恨被斩首。社会上围绕魏的不良谣言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著名的魏来信。

《清史稿》记载“茹桂长期统治淮河,援助朝鲜时已是六十年前。他的妻子保留书籍,放弃了当前的敌人,当你遇到敌人时,你避开了它。战败后,日本人得到了,尝了尝就退出了这个国家。”魏国茹桂率军援助朝鲜时,他的妻子给他写了一封警告信,所以魏国茹桂在平壤遇到敌人时逃跑了。日本军队后来得到了这封信,经常用来警告人们。

军队的将军们竟然遵守女性的戒律,无视国家大事,这似乎非常可恶。而这封信甚至被日本人当成了笑话,让中国人颜面尽失。因此,人们和后世评论魏时,大多是咬牙切齿地恨他,认为他死有余辜。但是这封信的完整内容是什么呢?

在1894年9月19日发行的《日清战争实录》第三版,也就是平壤沦陷后第四天发行的日本刊物中,有一封几乎与魏家书故事完全一致的信。这是一位年近六旬的中国陆军将军,他在朝鲜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将军的女人确实有“不要退出现敌”的内容。然而,这封信的收件人不是魏,而是直隶总督叶志超;收到信件的时间和地点不是大战末期的平壤城,而是东学党事变初期清军在朝鲜的驻地雅山。

这封信从始至终都透露着妻子对丈夫的关心,没有错。其中“不带头”这句话很容易被人诟病,但其实这句话有“时刻下派人”的前提。妻子知道丈夫早年作战英勇,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担心他已经60多岁了,“虽然精神不错,但比以前差多了”。如果你再做这种冲锋陷阵的事情,你必然会铤而走险,并且警告丈夫要选择得力的人来负责这种事情。

就是这样一封叶志超妻子写给丈夫的信,在1894-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时被莫名其妙地歪曲了,甚至传到了魏,最后被极其严肃地写进了正史。相反,在日本,这封信并没有被当作清军将领守妇道的笑话。最早发表这封信的《日清战争实录》对这封信的解读,其实只是一封“失守雅山的叶志超的妻子写给丈夫参战的雅山的信”,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从那以后,这种史料在日本的各种史书中很少被提及,日本也从来没有所谓的知名宣传。

谬论18的最早订户吉野是中国

据说李鸿章是日本资本船吉野号最早的订购人,但由于海军军费被慈禧挪用,合同被取消。吉野是日本海军订购的。为了买下这艘船,日本可以说是动员了全部的力量。当明治皇后听说钱不够时,她甚至捐出了自己所有的珠宝。日本天皇一天只吃一顿饭,结果“世界上最先进的巡洋舰”被日本买走了。

北洋海军成立时,智利海军向英国订购了一艘巡洋舰,并命名为“埃斯梅拉达”。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将智利海军所有的新式军舰全部购回,组成特遣部队,直奔日本。在拟购军舰名单中,有“埃斯梅拉达”号,但由于日本阻挠,计划中途放弃,而“埃斯梅拉达”号则被日本回购,改名为“何权”号。遵循西方军舰命名的传统,智利后来命名了一艘更现代的巡洋舰,它是在甲午战争前由英国制造的,在设计上类似于吉野的“埃斯梅拉达”。

成为日本“何权”的“埃斯梅拉达”

吉野号在外形上与新埃斯梅拉达号相似

就这样,中国有人把旧的“埃斯梅拉达”换成了新的“埃斯梅拉达”,这是吉野的姊妹船,还有一个传说是吉野要卖给中国。

说皇帝一天只吃一顿饭就买了吉野,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皇帝在海军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1891年,正在日本访问的俄罗斯王储遇刺身亡,让日本非常紧张,他们害怕俄罗斯的报复。为了应对俄罗斯,日本决定扩充兵力,购买两艘先进战列舰。但是,当海军购买军舰的计划提交给议会时,由于成本高,议会拒绝了。但这时,皇帝出来说,如果政府拿不到钱,我就从宫里的钱里拨出来。皇帝的言论最终迫使议会通过了购买军舰的提案。此后,日本海军的实力开始迅速扩张。

谬误19如果清政府再坚持一会儿,日本的财政就会崩溃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胡生主编的经典《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说,李鸿章去马关议和时,“实际上日本没有力量立即进行新的战斗”,使人相信,如果清政府坚持下去,胜利的天平就会落到中国头上。事实是什么?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据。

1894年10月在广岛举行的日本第七届临时议会通过了一项1.5亿日元用于临时军费开支和1亿日元用于发行战争债券的计划。然而,实际军费却没有达到2.5亿日元。截至1896年3月,日本宣布其实际战争支出为20047.6万日元,其中还包括1894-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在澎湖和台湾省的军费。

换句话说,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日本的军费开支不到2亿日元。因此,日本不需要也不需要大规模向外国借款来支付战争费用。即使它继续战斗,在用完2.5亿日元的预算后,它的财政也不会崩溃。比如李鸿章去日本马关讲和时,就收到了详细的信息:“第一次150万亿的国债中,有50万亿的股票没有卖出去,80万亿的股票虽然卖出去了,但是没有收回来。”可以看出,如果继续打下去,日本还有相当大的战争开支潜力。

相比之下,清政府在日本筹集的战争费用不到一半,却有58%是借外债。不仅内部潜力已经耗尽,外部资金来源也日益枯竭。比如1894年7月,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受清政府委托,向英国银行提交贷款申请,以6%的利息和关税作为担保,为战争筹集资金。最后,英国银行以不了解甲午战争内幕、战争风险难以评估为由,拒绝了清朝的贷款。最后,清朝只从汇丰银行以更高的利率获得了1000万两白银的7%利息贷款。在国内被压垮的清朝,从国外获得贷款的途径非常狭窄。

由此可以看出,战争确实在持续消耗,清政府是第一个财政崩溃的。

谬误20日本将《马关条约》的所有赔偿用于教育

这种说法在中国流传已久。那么日本是如何利用《马关条约》的赔款的呢?经调查,陈悦先生发现原赔偿总额折算为364,868,586日元,具体分配如下:

海军扩充费用:16925.9387万元,占比46.4%

临时军费:8217.1648万元,占比22.6%

扩军费用:5679.8638万元,占比15.6%

王室获得资金:2000万元,占比5.5%

政府储备:2000万元,占比5.5%

殖民运营资金:1250万元,占比3.4%

国债清算资金:3559186元。占0.9%

蒲甘铁厂建设储备:约581万元。这个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本文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4期,有删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shizheng/71360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大为物流 新华日报 由“赋能”到“赋智” 下一篇: 学做自媒体 从零开始学做自媒体 吸粉、变现、月收过万 我们带你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