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娱乐 > 正文

南海食街 8毛8分的车票、最早最气派酒楼……狮山这条老街人情味十足

导语:在狮山镇官窑文化广场附近,沿着老的官窑供销社一路往西,有一条约1公里的街道,过去人们习惯叫它“官窑一街”,后被正式命名为驿园西路,并沿用至今。这里曾是狮山官窑的“三里屯”,日用百货、服装、电器一应俱全,不仅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气息,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
在狮山镇官窑文化广场附近,沿着老的官窑供销社一路往西,有一条约1公里的街道,过去人们习惯叫它“官窑一街”,后被正式命名为驿园西路,并沿用至今。这里曾是狮山官窑的“三里屯”,日用百货、服装、电器一应俱全,不仅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气息,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岁月变迁。

繁华街道的时代故事

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重走旧街,仍能从那些建筑里,感受到它当年的繁华。如今的驿园西路上还有一些店铺在营业,它们很多仍保留着上个世纪店铺的样子,五金店、自行车店、咏春馆人来人往。

把时间调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是狮山官窑最繁华的“一街”,百米街市,日用百货、五金电器、文具、鞋帽、粮油、纺织布匹样样俱全,还有酒楼、书店、车站、医院等,满足了那时候人们所有的生活需要。

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是石山官窑最繁华的“街”,有百米街、日用品、五金电器、文具鞋帽、粮油纺织布匹,还有餐馆、书店、车站、医院等。,这满足了当时所有人的生活需求。

每逢新历的4、9墟日,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趁墟,人们拉着家常,随后满载而归,十分热闹。

新历第4、9个赶集日,十里、八巷的人来赶集,人们利用日常的作息,然后满载而归,热闹非凡。

当时没有汽车,自行车也很少,两栋楼之间只剩下一米宽的巷道。老街坊陈大爷说,小时候,人们在宽阔的巷子里来回走动并不觉得拥挤,孩子们自由奔跑,大人则搬着小板凳,在街巷里聊天。现在回忆那些年不是一种经历。

最早最气派的酒楼——官窑酒家

在没有更多娱乐消遣的年代,去老字号酒楼点上一盅两件,和街坊吹吹水,弹指间一个上午便过去。在如今的驿园西路上,曾经的官窑酒家可称得上是人气聚集的“餐饮老字号”。

在一个没有更多娱乐的时代,去老式餐厅点一杯两片,和街坊一起吹吹水,一个早上就过去了。在今天的怡园西路上,昔日的官窑酒家堪称人气“老字号”。

最早的官窑酒家是在更靠近原官窑供销社的这栋二层房子里,后来随着人气越来越旺,原来的铺面已经不能容纳更多的客人,于是兴修了新的楼房。

最早的官窑酒家就坐落在这个离原官窑供销社更近的两层小楼里。后来,随着人气越来越旺,原来的铺面再也容纳不下更多的客人,于是新建了一栋楼。

1985年,新的官窑酒家建成营业,隶属于供销社,拥有气派的上下5层楼,面积是老店的3倍,也成为狮山官窑街坊饮茶、食饭、办酒宴的首选。那时,能在官窑酒家包围餐办酒宴,也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1985年,新的官窑酒楼建成投产,隶属供销社。它有一座宏伟的五层建筑,占地面积是旧建筑的三倍,已经成为狮山官窑社区喝茶、吃饭、宴请的首选。在当时,能够在官窑酒楼围餐设宴,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附近的老周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人在这里举办宴会,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家餐厅。餐厅的饭菜也很好,可以和现在的星级酒店相比。20世纪80年代末,石山官窑新开了一些餐馆,这个老字号的知名度被转移了。

2003年,官窑酒家所在的饮食服务公司转制,酒家的二楼以上出租,外貌发生了一些变化,但3楼以上的那些红色木质窗连同斑驳的老墙,仍在述说着曾经的辉煌。

“老字号”早餐店已经繁荣了30年

与官窑酒家一样有历史的,还有官窑酒家小食店。这家开了近30年的早餐店,至今仍满足着人们的味蕾。

发黄褪色的招牌、经典老式中国风花纹地砖、“老古董”电视机……店里处处散发着历史的痕迹,而店里笑容常挂嘴边的热情阿姨们,则让人倍感温暖。

黄色和褪色的标志,经典和老式的中式地砖,“老式”电视机...店内处处都有历史的痕迹,微笑交谈的热情阿姨们常常让人感到温暖。

不管你什么时候来,拼桌子都是常事。小商店挤满了人。米卷细腻光滑,难怪大家都“着急”。

店里还沿用着上世纪的点餐方式。熟络的街坊不需观望,一来便选上心仪的食物餐牌,买单后递给厨房窗口的师傅,再亲手接过新鲜热腾的早餐,开启美好的一天。5毛的萝卜糕、1块的油条……亲民的价格也是人气一直很旺的原因。

以前,这里是供销社的经营模式,后供销社虽相继转制,却无法分割一群老同事的感情。于是他们以租用的方式继续亲如家人地继续延续着小食店的生命,带给街坊温暖,也陪伴着彼此。

过去这是供销社的运营模式。后一种供销社虽然一个接一个改造,却分不开一群老同事的感情。因此,他们通过出租小吃店来延续小吃店的生活,给邻里带来温暖,相互陪伴。

烟花中的宁静之地——观耀书店

一个城市的书店并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它更承载着一种文化的内涵。走出小食店,一旁的便是狮山官窑的第一家书店——它可以说是几代狮山官窑人心目中对知识、文化最切身、最直接的感受。因此即便书店地处当时繁华的闹市街头,也自带文艺气质,成为一方静谧之地。

对于爱书的人来说,去书店买书是不用说的,哪怕只是去书店看看书架上崭新的书,也是一种享受。

2003年供销社转制后,这里已经人去楼空,但“官窑书店”这块店招牌被保留了下来,对狮山官窑的老街坊来说,每每路过这里,都能勾起那些延续多年的美好回忆。

88美分的票很远

沿着驿园西路行进,马埠头两旁的参天树荫,让人不由地想停下脚步,感受习习的凉风和清脆的鸟鸣。

再往前走,就是最早的官窑车站所在地了。铁门围起来的空地虽然不大,却已满足过去狮山官窑街坊出行的需要。

再往前走,就是最早的官窑站。虽然空被铁门围起来的面积不大,但已经满足了过去狮山官窑小区的出行需求。

“1976年,我从官窑坐车到广州工作,记得车票是八毛八分钱。”狮山街坊陈炳松说回忆说,那时的官窑车站开设有到广州、小榄等地方的班次,人们从车站的窗口买到票再去里面候车,踏上外出工作或是探亲的旅途。从前车站附近人气很旺,现在空闲时陈炳松也会到这里走走,重拾一些往日的时光。

“1976年,我从官窑坐公交车去广州打工,记得车票8分钱。”来自狮山街坊的陈炳松回忆,当时在官窑站有飞往广州、小榄等地的航班。人们从车站的窗口买了票,然后去等车,踏上了上班或探亲的旅程。以前在车站附近很受欢迎,但现在空陈炳松会在业余时间走在这里,重拾一些往日的时光。

附言

如今的驿园西路上,繁华不再却多了份洗尽铅华的宁静。无论是走街串巷的冰粉摊,还是不能用扫码支付的便利店,以及一栋栋上世纪留存的建筑,都还在延续着这条老街的过往故事和属于狮山官窑人的美好记忆。

采访中,很多老人都觉得,在城市的发展变化中,老街巷逐渐被遗忘,这是一种遗憾,希望在新的规划保护中,也能重新焕发生机。如果有空,不妨去老街感受一下城市的温暖。

也许,城市总是以更新更美好的面貌来迎接我们,而记忆也总在我们不知不觉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吧。

来源:佛山新闻网卢、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yule/78016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爱得剩我一个人 “人生果实”里的英子去世了 她觉得“男人都是懦弱的” 下一篇: 乔布斯癌症 美国“替代医学”往事:耽误了乔布斯的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