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传媒 > 正文

福林与母后集 一个大学教授的扶贫实验:让年轻人回村 不只是种地搞农业

导语:三月的河边村已入夏,日落后,山里凉起来。在这个深藏滇南雨林的瑶族村寨里,几十栋木楼灯火渐悄。黑暗的山路突然被前灯照亮了。肖勇和李明骑自行车上山。他们要去专家楼给李小姐打板球。虫子吵了一夜,山里人也习惯了,可李小云总是睡不着。白天,村里刚接待了一个
三月的河边村已入夏,日落后,山里凉起来。在这个深藏滇南雨林的瑶族村寨里,几十栋木楼灯火渐悄。

黑暗的山路突然被前灯照亮了。肖勇和李明骑自行车上山。他们要去专家楼给李小姐打板球。虫子吵了一夜,山里人也习惯了,可李小云总是睡不着。

白天,村里刚接待了一个不小的考察团。李小云给来宾们做报告,讲述河边村如何大变身,村民们布置会场、准备团餐,一直忙到天黑。四年前,自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带着师生们住进来后,整个寨子像上了发条一样突突猛冲,全村200多口人忙得不可开交。

李小云住在坡顶。村民们都叫他李小姐,肖勇却戏称他为“李老头”。他觉得李霄云这几年老了很多,头发也白了。

全村人都知道李小云睡眠不好。他一躺下就忍不住琢磨寨子里的事,他想重建一个“系统”。

村民们正在盖房子。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人物”下村

村里的女人很少主动和李小云说话。在他们看来,李小姐是一个“大人物”——自从李小云来了之后,村里的领导越来越多,这在过去的十年里从未发生过。过去村外8公里的山路是土路,雨季人畜出行困难。

李小云最初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是在2015年初。那时,勐腊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背靠雨林的河边村里还没有一条好路,一下雨,村民就被水堵在家中。

2015年初,滨河村改造前的旧貌。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博士生怎么待得住哦,一住就是几个月。”河边村超市老板黄成文说,“我隔几天都得出去转转,到别的寨子找朋友喝喝酒、吹吹牛。”

2015年3月,李晓云在勐腊县注册成立公益组织“晓云扶贫中心”,招募了3名专职人员和多名志愿者。他在农业大学的同事和博士生也陆续进村。

吴一凡是最早一批进村的博士生,到现在她在村里已经待了快两年。刚来的时候,他们师生几人住在一间废弃的木屋里,师兄睡在外间,她和一位师姐靠墙挤在一张床上。

房子已经倾斜了,村民肖勇带了几个人来整理房子。

小勇还帮师生们搭了一间简易的厕所,在屋旁的空地上。“那时候一凡去厕所,还要喊我去看看有没有虫子、蜘蛛。”在这之前,村里根本没有厕所,最多,就是在河边围几块木板。

这个住所也是李小云的第一个办公室。曾经,这种木屋是村里最常见的房子——四周是木板,顶上是石棉瓦。它很短,没有窗户,只能开门照明。那时,人和动物住在一起也很常见。村民们过去常常把猪和鸡分散开来,晚上在房子里打转。

如今,这间老办公室成了个稀罕物,李小云把它留作“博物馆”。“现在进来看不到过去了,变化只有村民自己知道。”现在村里的56户人家,绝大部分已经盖起了新木楼,两层、三层的都有,单层面积普遍超过一百平方米。

当地搬迁政策于2015年下半年在河边村实施。村庄的住房规划更加集中,村民开始建造新房。

村干部卢学明介绍,按当时的补贴政策,村民每户能申请最多6万元的无息贷款,20年后偿还。那时,几个村干部光给各户做贷款的申请材料,就从白到黑忙了一个多星期。

"每家每户的数据都很厚,好几家打印机都烧坏了."卢学明回忆道。

河边村是1982年由别处迁移而来,三十多年过去,传统的木房普遍破败,但迫于经济压力,还没有一户人家建起新房。

当时,李小云的团队想出了自己的计划——建造一座新的瑶族木造建筑。

瑶族妈妈的客房

“整个村,就没有一栋像样的住房。”这是李小云对河边村的第一印象。2015年8月,就在那间破旧的办公室里,李小云拿出来一张蓝图来,跟村民讨论他们未来的房子。

"全村没有像样的住房。"这是李小云对滨河村的第一印象。2015年8月,在那间破旧的办公室里,李小云拿出一张蓝图,与村民们讨论未来的房子。

在盖新房之前,李小云和村民见面讨论规划方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跟志愿者讲,一定要做成有颜色的、好看的房子。”李小云还记得那天开会的场景,在破旧、昏暗的办公室里,他把设计图投影给村民看,村民们光着脚,坐在地上,彩色的图片放得很大很大。

“这么高,看起来很害怕。”有村民举报。当时,许多人不相信他们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邓雪梅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时,她家正准备建房,木料已经储备得差不多了,李小云几番沟通下来,她家就成了寨子里“瑶族新居”的“示范户”。

新规划的房屋设计仍然沿用传统的瑶族木杆建筑,便于就地取材。木楼从横梁到围栏都是木头做的,上下两层,一个架子空,二层住人。但是这个木质建筑的形状非常高大,村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房子,所以他们担心它不会被建造。

等真正施工起来,村民的房子越起越大,第一个试水的 “示范户”,如今成了村里最小的房子。

“我们的厕所在前面,别人家在后面。”邓介绍,当时是边建边摸索,有些房子的设计不如后来建的完善,建筑也比别人低。

“示范户”的建设中,帮工的、围观的村民众多。很快,又一批新房动工,村民开始“放胆”。从2015年底到2017年中,整个寨子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油锯“嗡嗡”作响。回想起那时,有人直呼腰疼。

建一栋木楼,准备木料就要三五个月,从集体林中砍树、就地改成一截一截的原木、众人抬到路边、雇车拉回村里……房梁、木板、窗格、围栏,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村民们亲手建的。

建造一座木制建筑,需要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木材。集体林砍树,原木就地变块。人们把它们扛到路边,然后雇车把它们拉回到村子里...横梁、木板、窗格和栅栏。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村民自己盖的。

瑶族母亲的客房是用当地材料手工制作的,她的木制家具是由农民建造的。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小勇家是“示范户”后第一批起房子的人家。最初,家里计划单层建设90平方米,实际盖下来,单层建到了130坪还不止,最终盖了3层。

截至目前,全村57户中已有46户全部完工,另有几户正在建设中。一些早先盖房子的村民太小,不能回头看。当时有人坚持要盖砖房,认为寿命更长。后来建造木屋时,土地和材料受到限制。

瑶族木楼的设计,李小云琢磨了半年。

他发现当地瑶族的老房子没有窗户,没有阳光,因为山里只有木头,没有玻璃和砖头,老房子透过木板的缝隙透进阳光,村民们只好到外面晒太阳。

于是,他想建造充满阳光又有瑶族特色的房子,还能当作客房来赚钱。

“不搞低端旅游,不搞烧烤,或者搞‘高端’。”

“瑶族妈妈客房”是“小云助贫”团队的一个公益项目,通过社会力量的资助,他们帮助农户在自己家的住房中嵌套了一个“客房”,即能做住宿生意,也不影响自家的正常生活。

这个设计非常“小心”。“我们第一次去河滨村的时候,没有我们这些外地人空的容身之地,就慢慢往村里放了点东西。”李小云希望外来文化的周围是瑶族的本土文化,而不是相反。

在建成的新居里,村民们依然在木楼下的架空层里烤火盆、抽旱烟,只是家里从此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客房之外,村里还配套建设了会议中心、餐饮、酒吧等,主要接待高端会议和自然教育夏令营等团客。

除了客房、会议中心、餐厅、酒吧等。村内已建成,主要接待高端会议、自然教育夏令营等团体客人。

河边村新貌。受访者供图。

“不是低端旅游,没有烧烤,没有餐饮,通过供给端创新的新业态走向高端。”李小云把房价定在每晚300到1000元。“只赚一点钱解决不了问题。”进村后,李小云组织学生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他们发现村里几乎每个家庭都负债累累。就2015年而言,卞和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03元,人均负债为3049元。支出主要集中在日常消费、教育和医疗上,这些都是刚需且难以减少的。研究报告的诊断是,河滨村陷入了“贫困陷阱”。没有收入的大幅增长,它就无法摆脱贫困。

“为什么叫‘贫困陷阱’?就是说,即便按较高的增长速度9%来算,河边村的村民只有到2021年才能还清债务,要是有生病、教育这些额外支出,生活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李小云说。

于是,一个河边实验开始了。老师和学生希望探索一种方法,把村民从这个陷阱中拉出来。

“瑶族妈妈客房”建成投用后,从2017年到2018年,全村来自客房和厨房的新增收入达到了80万元以上,户均增收达1.3万元以上,很多农户新增收入高达3万以上。

2018年春天,李小云觉得滨河村的发展才刚刚开始遇到真正的困难。

那时,他召集村民们开了一次大会,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三年来,他只召集村民开过两次会。会上,李小云问村民,“如果我和其他老师们都撤走了,你们还能有这样的收入吗?”他话音刚落,很多农民就齐声说,“李老师,你们可不能走啊!”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李小云和他的同事、同学们一直在“姚母客房”周围忙碌,联系各种客户,签订各种合同,千方百计开具发票。团体客人来了,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是接待员。

而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几乎没有参与。“不是说我们不希望他们参与,而是所有这些工作,农民都做不了,这是扶贫真正的深水区”,李小云说。

合作“断奶”

今年春节前,在“小云助贫”的主导下,村里注册成立了“雨林瑶家专业合作社”,目前的主营业务就是“瑶族妈妈客房”。

合作社成立后,管理员们开培训会,左起依次为黄志成、周志学、邓雪梅。受访者供图

成立大会上,村民尹文刚说:“我的脑子是空空,感觉像个孩子,不习惯断奶。”。

最近几个月,他们正在学习用Excel制表——过去,他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电脑。

26岁的周志学是这家合作社的首席执行官。在回村盖房子之前,他在外面工作了近10年。他在井里工作,当过搬运工,最后开始学做饭。他会接川菜、粤菜、徽菜,这样他就可以用电脑打字,键盘总是显得“不听话”。

周志学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之前在深圳待了四年。2016年12月,听说村里有了新政策,都在动土,他便赶回家盖房子,本想盖好房子就走,没想到,最后在村里当起了总经理。

刚回村时,周志学主动加入“青年创业团”,这是“晓云扶贫”在村里开展产业扶贫的第一次尝试。当时客房还没建好。

“青年创业小组”由村里的8位年轻人组成,他们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河边雨林蛋”。

" 10元的鸡蛋赶上了金蛋."当时的项目负责人肖勇说。“雨林蛋”的卖点是,常年在森林里产卵觅食的散养鸡,善于飞翔,羽毛和野鸡一样长。他们从不同的家庭购买鸡蛋,并在网上以每只10元的价格出售。

“不好收,要我挨家去收,让他们送来又不愿意。”那时,小勇负责从农户家收鸡蛋,5元一个。网上下单的大多是农大师生的熟人,快递往往发往北京,“我们用稻草包装,路上容易破。”

最终,这个项目没能持续下去。后来“青年创业团”慢慢解散,合作社的管理团队只剩下肖勇和周志学。

现在,村里再有公共建设,周志学都不太好意思去叫创业小组的兄弟——有人已经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老了,我同学有两个孩子。”周志学笑道:他现在还是单身,暂时没有结婚的打算。“如果他没有能力,回来就走。”过去,周志学觉得自己只能在村里干农活。如果他结婚了,他就永远出不来了。

小勇比周志学大4岁,今年已是而立之年,他也是单身。小勇的三哥大他12岁,也一直单身。

全村像他们这样的光棍有44个,年龄从18岁到45岁不等,而河滨村的总人口只有206人。

沉迷游戏的年轻人

自从“小云扶贫”成立以来,肖勇一直非常活跃。在最近的计算机课上,肖勇偶尔会缺席。李小云觉得肖勇可能“累了”

小勇觉得,长久以来,村里有什么事,干活的总是固定的几个人,别的人很难叫。而他的想法一直没变:“我就想把自己的寨子弄好,要么回来都找不到饭吃。”

从村里第一个示范房开始建设,肖勇就主动帮助工人,一点一点地学习施工技术。很快,他的家人也开始了新房子。他还用木头制作花盆和屏风...

小勇家在架空层开了一家“青年餐吧”。小勇的不少本领是从手机上学的,做菜,他喜欢用软件“下厨房”;拉电线的技术,他就是从“快手”上学的。

对他来说使用电脑仍然很困难。他上学期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当时哥哥也在读书,一学期学费几百元,家里却找不到几毛钱。学校的住宿条件也很差——“宿舍里的木板缝隙比手指还粗,真让人受不了。”

周志学在初中后,也主动放弃了念书的机会,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在读书,而母亲也要月月吃药。出了校门,他就出去打工了,干的活一般都包吃包住,他把工资几乎都寄给家里。

周志学的姐姐是全家人的骄傲。2015年,姐姐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那一年,村里录取了四个大学生,都是女生。这样的好消息是前所未有的。后来村里就没有大学生了。

“20岁左右的,都在打游戏,他们还有爸妈撑着。”小勇说,他不太喜欢跟村里的“年轻人”玩,觉得他们总是沉迷手机。李小云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在新房的架空层里,年轻人长时间蹲在地上,手里捧着手机,电源就插在柱子上。

以前河边村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农业,比如种甘蔗、砂仁,家里养猪养鸡。如今,没有多少年轻人会主动帮忙干农活。

村民也会到镇上、县里打打短工,多是挑香蕉、当建筑工等短期的体力活。小勇以前也去挑过香蕉,山上山下跑了一天,赚了150块,回来腿肿得三天不能走路,从此,就很少去了。

这种体力劳动不再是年轻人的选择。

“现在的小孩就是沉迷在游戏里,反正有钱没有钱不管,没有话费,就跟爸爸妈妈要。爸爸妈妈饭熟了,就吃一点”,46岁的合作社管理员尹文刚说。他的两个儿子都在20岁上下,大儿子小学文化,最近还待业在家。

“让年轻人回村不是‘种田’。”

对于村里年轻人的“闲散”,李小云也有些头疼,但更多的是庆幸。

与许多贫困地区的“空新村”不同,在滨河村,很少有人长期在外打工——他们从小说着瑶族方言,对普通话不熟悉,去得很远,语言差,气候不舒服。

“幸好这个村庄的年轻人都没出去打工。”李小云庆幸的是,如果河边村是个“空心村”,发展不到现在,没有人建房子,没有人洗床单。“我们要培养当地人,让他们不想走,这是河边村唯一的出路。”

今年4月初,合作社加入了第五任管理员李进。他是村党委书记李富林的儿子。高中毕业后,李进考上了三本,家里负担不起学费。他一直在各地打工,在景洪的日式食品店帮忙厨房。在合作社,他父亲叫他回去工作。

“让年轻人回村不是‘种地’搞农业,地也要种,但是这么多年轻人不能都种地,乡村要有新产业,三产融合乡村才能振兴。”李小云说,“我们要让乡村产生现代的价值,连城里人都想来,村里的年轻人才能不想走,青年人是趋现代性的群体,吸引年轻人的不是城市空间,是收入和现代的就业和文化,让村里合作社的办公室和城市的创投空间一样,他们就不想走了。”

于是,李小云和同事们把村合作社的办公室装修做得和城里一样,让“洋”进入“土”,让村里也有了自己的“CEO”。

村里,“小云助贫”的办公室建在半山腰上,这里也是合作社的办公地点。屋内,电脑、打印机、会议室一应俱全。在李小云看来,只有在村里产生了现代化的就业,才更有可能留住更多的年轻人。

李小云承认,滨河村实验是否可持续,还是个问题。未来,农民是否有能力经营合作社还不得而知。在他看来,唯一的希望就是培养合作社里年轻人的能力。

平时,农大的老师出去办事,尽量会把周志学他们带上,让他们学着跟政府部门、各个机构打交道,每一个细节,都要从头教起。

在最近的会议上,董强老师给了周志学一些建议——不要抽烟。他希望周志学和其他村民有点不一样,所以他从来没有开始吸烟。

在河边村,男人们几乎个个抽烟,家家喝酒。在村里的家庭日常支出结构中,烟酒的比例最大,占到了总量的25%。村里的青壮年男性几乎每天一包烟,价格从8元到11元不等,一年差不多要在买烟上花3000多元。

村外有人会说:“他们知道抽烟喝酒活该穷!”李小云问村民能不能少抽点,省点钱。然而,村民们说,柴火和香烟整天燃烧着他们的疲劳和烦恼。晚上,当李小云烤火和村民聊天时,他会抽越来越多的烟。

李小云渐渐理解,让村民牺牲喝酒抽烟,换成存钱,这种努力注定是徒劳。

在这个封闭的山村里,整个村子都是一个庞大的相对群体,福利共享、平均主义是村子的生存伦理:无论是盖房子,还是收甘蔗,村民们必须互相帮助,主人家每天管理着米、酒、烟。

四年共同生活的经历让李小云明白,这种类型的村庄,未来可持续脱贫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教授梦想”

早在两年前,因河边村项目的扶贫创新,李小云获得了“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及今,项目日趋完善,成了众多相关机构、团体参观考察的样板。

20世纪80年代,李小云开始在原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学习农村政策,之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人文发展学院担任机构负责人。

研究扶贫理论20多年,最后选择蹲在一个村庄里,在李小云看来,这是他自己补的一课,河边实验就是他的希望将传统与现代对接的一个实验“。

村庄是一个小社会。其中有斗争,也有政治。李小云在村里总能“躺平”。一方面是因为他非凡的投入,另一方面是他刻意保持距离——他不想与个别村民陷入特殊关系,而是始终保持独立的研究视角。

多年下来,李小云时常能感受到村民发自内心的善意——他的睡眠不好,夏夜,年轻人们就到房子周边帮他抓蛐蛐。

即使躺着,李霄云的大脑也不能闲着。他不禁想起了村里的工作。

有时,李小云会跟李叔诉诉苦,说自己太累了。李福林是看着李小云变老的。这几年,李福林也觉得恍惚,村里总是忙忙碌碌,好像每年一下子就到了春节。

4年里,很多人的命运在悄然改变。务工青年周志学成了农业合作社的总经理,5户村民成了餐厅老板,40多户村民成了民宿主人,还有十几名学龄前儿童成了幼儿园的学生。

在过去的四年里,许多人的命运已经悄然改变。年轻的农民工周志学当上了一家农业合作社的总经理,5个村民成了餐厅老板,40多名村民成了主持人,十几个学龄前儿童成了幼儿园的学生。

早期小云扶贫志愿者对河边村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此时儿童活动中心还未完全建成。受访者供图

河边村幼儿园,课上孩子们争着回答邓颖老师的问题。本站记者 王乐

在晓云扶贫办公室二楼,他们开了一个免费的儿童活动中心。作为村里的一名幼儿园老师,来自村里的18岁女孩邓英成为了一名幼儿园老师——这是她初中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每天清晨,邓颖带着孩子们早读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在幼儿园,用瑶族方言长大的孩子逐渐学会了普通话,甚至比村外的一些小学生说得还好。当他们遇到夏令营的小组成员时,孩子们将成为雨林中的小导游。他们从不承认生命。当他们看到人时,他们会主动打招呼。他们也习惯问:“你是北京人吗?”

这几年,众多北京来的师生驻进河边村,镇里把这儿叫做“小北京”。

如今,李小云在北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他和几个专家出资在山顶建了一个教授工作站。从此,他永久居住,这个工作站的客房成了村集体的收入来源。滨河会议厅和专家工作站客房为村集体带来近10万元收入。

在李小云看来,现在还无法真正评价河边实验是否成功,“等过几十年,我们回头再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zhuanmei/780249.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郑州储气罐 原创 郑州煤矿机械厂 谁还记得曾经的龙门吊、储气罐、铁轨 下一篇: 野餐用具 这些配件 让儿童节的野餐变得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