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崇尚新闻网 > 民生 > 正文

南泥湾精神 专稿|“南泥湾精神”的新传人

导语:在武警延安支队,大家都知道南泥湾的官兵苦。姚家坡村位于陕北延安南泥湾腹地。出了延安城,往东南80公里,然后就到了这个黄土高原。1941年,王震将军率三五九旅战士们肩挎钢枪,手握镢头,硬是在一片林海荆棘中开出了一条通向南泥湾的路,由绥德进驻南泥湾。
在武警延安支队,大家都知道南泥湾的官兵苦。

姚家坡村位于陕北延安南泥湾腹地。出了延安城,往东南80公里,然后就到了这个黄土高原。

1941年,王震将军率三五九旅战士们肩挎钢枪,手握镢头,硬是在一片林海荆棘中开出了一条通向南泥湾的路,由绥德进驻南泥湾。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曾经杂草丛生、沼泽丛生的“泥湾”成为了陕北的“好江南”,到处都是庄稼,到处都是牛羊。后来,王镇将军随359旅在新疆扎下了根,辗转到天山南北。从此,“南泥湾精神”从这里开始,走遍了全中国。

武警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就在这片红色土壤上生了根,开了花。

值班一中队战士曾经住过的山洞里的记者马作鹏

1947年,这支驻扎在姚家坡村的部队正式组建。一代又一代官兵,在塬上扛着钢枪,守望着姚家坡的沟壑。

队伍成立72年后,南泥湾出现了现代化的营房,科学的管理方法伴随着官兵。虽然训练和生活方式日新月异,但驻扎在这里的战士们最提起的还是“南泥湾精神”。

这些年来,执勤一中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三等功6次,1999年被武警部队授予“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连续25年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11次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原中队长宋彪荣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19年,中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第五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精神的力量有多大?每个驻扎在这里的士兵都有话要说。

支队参谋长李军:我的根在延安

“延安是我的家乡,我的根在延安,外面的条件很好,但我觉得我应该回来为家乡做贡献。”

武警延安支队参谋长李俊检查执勤工作

武警延安支队参谋长李军是延安人。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他,从小就生活在延安大学校园中,这让他对这所学校“过于熟悉”,一心想走出去看看。

然而,1995年高考后,李俊的成绩只能被延安大学录取。因此,他放弃了进入延安大学的机会,选择进入军营锻炼自己。

同年12月,李军顺利入伍,经过三个月新兵训练,成为驻守姚家坡的执勤一中队战士。

“我从小就在延安长大,却不知道有姚家坡这样艰苦的地方,能苦到这种地步。“当李俊第一次到达姚家坡时,他被车站的荒凉震惊了。

他告诉本站,刚下到执勤一中队时,伙食条件比较差,想吃顿肉都很难。战士们没有单独的床铺,睡在大通铺上。做饭、取暖用地灶。种种生活上的反差,让李军一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原来在电视上,我看到部队的颜色全是绿色,而且都是整齐的军营。这与我想象中的部队相差甚远。当时我就在想,我没考上好大学,为什么来这个地方?”李说。

他至今记得有一次改善伙食,有蒸肉包子,同年入伍的河北战友个头不高,很瘦,一次性吃了16个包子。包子个头都很大,李军只吃了两个半,“是有多艰苦,才让一位战士吃下16个包子。”

又是一个周末,班长看到训练结束没有别的事,就组织战士们四处走走。战士们以中队指挥部为中心,走了五公里左右。你不去也没关系。这次旅行使李清楚地知道他的中队驻扎在哪里。

“到处是荒山野岭,没有其他人,这个地方竟然能荒凉到这种地步……偏僻而封闭。”李军说。

看到李俊的情绪波动很大,当时的中队队长叫他来谈一谈。

中队长告诉他,姚家坡环境艰苦,但是姚家坡锻炼人,从这里走出了很多军官,就是因为这种艰苦的环境能让人快速成长。

简单的几句话让李俊感到安心,也让他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下到第一中队执勤,成为一名军官。

有了目标,眼前的艰苦生活似乎不再那么难熬。

没几年,李俊不仅参军了,还以优异的训练成绩入党了。他说:“在姚家坡的环境下,越是努力,就越应该努力,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坚定性。”

1998年,李军进入军校学习,2001年毕业后,他自愿回到延安支队工作,为家乡奉献力量。

现在他是支队参谋长,他觉得自己“三观”的形成离不开“南泥湾精神”,性格的塑造离不开一个中队执勤的集体。在李俊的心目中,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财富是无形的,这种“财富”意味着勤劳和自力更生。

副支队长成学峰:当兵,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武警延安支队副支队长程雪峰,也是从执勤第一中队出来的一名战士。

武警延安支队副支队长程雪峰视察营区建设

自打1996年底入了伍,山东人成学峰一头扎进延安就没再挪过窝。23年军龄,他从姚家坡的执勤一中队走出来后,再没觉得这世上有什么苦的事儿。

程雪峰向现场介绍,执勤第一中队驻扎在姚家坡黄土高原。在20世纪90年代,这里无人居住,唯一的通讯工具是一部手摇电话。只有山路和土路。去延安需要将近5个小时。

“刚入伍时,我凌晨从山东到咱延安,外面乌漆墨黑什么都看不清,只能隐约看到这里到处是‘楼房’,当时心里还好奇这个地方条件还不错。后来才反应过来,自己看到的都是黄土坡上的窑洞。”成学峰回忆道。

当年,囚犯被关在山洞里,士兵的日常生活也在山洞里。新兵连连长从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当一个士兵要去最艰苦的地方时,最艰苦的地方就是姚家坡的第一中队执勤。

年轻的成学峰经不起老兵“忽悠”,主动打了申请要去姚家坡。

然而,当他到达执勤第一中队时,他很快意识到当兵的辛酸: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只有三种人:武警战士、狱警和服刑的犯人。

战士们吃饭没有桌子,只能蹲着、站着,站岗的哨楼用砖头垒就,“四面通透”。夏天蚊子漫天飞舞,到了冬天,陕北室外零下20多摄氏度,战士们上哨需要三件皮大衣,一件穿在身上,一件披在肩膀上,还有一件得盖在腿上。

程雪峰坦言,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每一位新战士都经受了极大的考验。

1998年,成学峰驻守在姚家坡离队部最远的执勤点。

有一天,他感到肚子疼。他认为他吃了不好的东西。他不情愿地坚持值班两天,然后筋疲力尽地倒了下去。一名狱警用农用拖拉机将一名犯人带走,并“绊倒”了两个小时后,才把程雪峰拉到监狱医院做手术。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症状已经到了阑尾炎穿孔的程度。

苦,没有打退成学峰和战士们。在荒无人烟的姚家坡执勤,大家学会了苦中作乐,还改造起驻地环境。

程雪峰说:“我们推着架子,一个个找破砖,每个监区都创造了自己的特色。当时我组织战士建了一个小假山,建了一个蔬菜大棚;其他监狱区开荒种菜铺路。虽然当时我们很痛苦,但我们的想法非常乐观。”

在成学峰心中,到姚家坡当兵,要有荣誉感,要有“南泥湾精神”的鼓舞斗志,不怕吃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2001年,程雪峰满足了所有要求,被送进了军校,逐渐从一名军人成长为一名军官。

每每回忆起光阴,他总会感慨:“在姚家坡当兵确实非常艰苦,也很封闭。很多来的新兵看到这样的环境也有情绪,后来也有复员回家的。但留下来的,还在延续南泥湾精神,每个人都有坚定信念,来到这里,就要把它建设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士兵的后代来到南泥湾

在执勤一中队,有不少军人后代。

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在延安南泥湾当兵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图片由武警延安支队老班长龙提供

四级警士长龙宜涛的爷爷、外公、大伯、二伯都曾投身军旅,他自然也耳濡目染。2004年,龙宜涛从气候湿润的家乡湖南踏上黄土高原,一待就是15年。

2008年,军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头人龙成为班长。在担任班长的7年时间里,他在训练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带领战士们刻苦练习制胜本领,在重难点科目上刻苦钻研,多次参加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带领20多名战士成为班长骨干和尖子生训练师。

然而,到了2015年,龙宜涛突然被调去搞起了种植。当时中队有好多战士不理解,为什么把一名全面过硬的战斗班班长安排到后勤岗位?

当时,龙的想法很明确:“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告诉本站,当坚决执行命令遇上种植和养殖技术,确实是道难题。之前没有学过农活,基本是从零开始。

“种菜跟带兵一样。你要把蔬菜记在心里,从小到大,直到水果成熟,然后吃进士兵的嘴里。军队也是如此。如果他有思想问题,如果他做得不好或做得不对,他会纠正他。”就这样,龙把种植管理与培训结合起来,但在实践中,他还是遇到了麻烦。

黄瓜生病、叶子发黄、西红柿还未长大就开始溃烂……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似乎要拦住龙宜涛。他没有退缩,而是向周边农民请教,学习摸索,过了一两年才渐渐掌握其中的门道。

当时大家都看到,下课后,龙在农田里忙碌着,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农作物的习性,并制定相应的施肥、浇水、杀虫、除草时间表。龙任种植园主期间,中队农副产品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年产果蔬2万多公斤。

15年来,龙宜涛从一个刚入伍时的毛头小伙,变成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的父亲。

他总是用南泥湾的精神激励自己。在龙看来,“南泥湾精神”就是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他也一直坚信,未来是可期的。有了笃定的做事态度,今后不论对人对事,或是家庭,都会有一种指引。

同样是湖南人的王仙菊,在老班长龙面前受到了批评。

1998年出生的王先举性格比较内向,高中毕业后考上大学,做了一名“工科男”。由于爷爷和父亲都是军人,部队一直让他魂牵梦萦。

大二那年,王仙菊决定选择另一种生活——参军。

来到姚家坡一切都是新鲜的,可新鲜劲一过,对于一个1998年的年轻兵来讲,扑面而来的是枯燥和寂寞。

王仙居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能在这么落后的山沟里坚持15年?

“这片土地,总得有人守着吧?”龙宜涛回答他,“你不肯付出、我不肯付出,谁来付出?”

在磨炼的过程中,年轻人也在成长。

有一次,王先举参加拉练,总共三天,中途路过老百姓家门口,当时已累得不行,感觉枪都拿不稳。老百姓看到部队路过,从自家水缸打水打给战士喝,他当时就觉得很感动,虽然累,但还是把腰板挺直、把枪握紧。

一次又一次的亲身经历,让王仙菊从内心感受到了军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戴上冠军头衔的那一刻,三个月训练的结果,我想起了爷爷对我说的话,还有爸爸对我说的话。别丢他的脸,我没丢他的脸。”

第一中队执勤战士在张思德画像前接受红色教育。本台记者马作鹏

后记

“南泥湾”几个字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941年春,迎着依然寒冷的北风,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王震将军率三五九旅战士们将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自1947年组建执勤第一中队以来,全军官兵日夜守护南泥湾精神高地72年,使之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平凡中的坚持,平凡中的伟大。未来,一批又一批新人还会来到这支部队,他们继承“南泥湾精神”的故事,仍在继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崇尚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csxming.com/minsheng/779635.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林来梵 林来梵:当前文科的许多研究领域 充斥着大话、套话、空话和假话 下一篇: 袁殊 吴宝林:关于钱稻孙的稀见影像及其他